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显微鉴别.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显微鉴别

麻 黄 细 辛 紫花地丁 概 述 1.概念 ★全草类中药的含义:全草(herba)类中药又称草类中药材,大多为干燥的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亦有少数带有根或根及根茎;或小灌木的草质茎;或常绿寄生小灌木等。 2.性状鉴别: ★全草类药材的鉴定,应按所包括的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鉴别特征分别鉴别。 3.显微鉴别: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组织构造从外向内分为表皮 皮层 维管柱三部分。 ▲单子叶植物草质茎的组织构造最外为表皮,向内是基本薄壁组织,其中散布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无皮层和髓及髓射线之分。 麻 黄 Herba Ephedrae 【来源】麻黄科 (Ephedraceae) 【植物形态】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形状:细长圆柱形分枝少, 多分枝,节明显 多分枝,节间长 节间长2-6厘米, 节间长 1.5-3厘米。 2-6厘米,粗糙。 叶:膜质鳞叶2锐三角形, 短三角形,灰白 3裂片,先端锐尖 先端灰白色,反曲。 色,不反曲。基 断面髓部三角状圆 基部筒状红棕色。 部棕红至棕黑色。 形。 质地:体轻质脆,断面纤 维性, 周边黄绿色, 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气味:气微香,味涩微苦。 【显微鉴别】 , , 【成分】 【理化鉴别】 ①取本品粉末0.2g,加水5ml与稀盐酸1~2滴,煮沸2~3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氨试液数滴使呈碱性,再加氯仿5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液,置二支试管中,一管加氨制氯化铜试液与二硫化碳各5滴,振摇,静置,氯仿层显深黄色;另一管为空白,以氯仿5滴代替二硫化碳5滴,振摇后氯仿层无色或显微黄色。 ②供试品:取本品粉末1g,加浓氨试液数滴,再加氯仿1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充分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另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20:5: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结果:喷以茚三酮试液,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酸碱滴定法。 本品含生物碱以麻黄碱(C10H15ON)计,不得少于0.80%。 按HPLC法测定,含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不少于1.0%(2005)。 【功效】 性温,味辛、微苦。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附注】 ①在云南、四川、贵州,尚用同属植物丽江麻黄Ephedra likiangensis Florin.的草质茎作麻黄入药。 ②麻黄根 为草麻黄和中麻黄的干燥根。功效与麻黄相反,有止汗作用。 现已从麻黄根中分离出呈现弱降压作用的麻黄考宁,还分离出呈现显著降压作用的麻黄新碱A、B、C。 1、丽江麻黄 2、膜果麻黄 ★麻黄 Herba Ephedrae 1.来源 为麻黄科 (Ephedraceae)植物 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 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 2.概况 3.鉴别 (1)麻黄性状及显微鉴别要点 细 辛 Herba Asari 【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 【植物】 【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成分】 【检查】 杂质不得过1%,总灰分不得过12.0%。 【含量测定】 按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 【功效】 性温,味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附注】 ①细辛的药用部位,历代本草均记载为根,东北地区于伪满时期改用带根全草。细辛根、叶中挥发油含量相差悬殊。 北细辛根为4.2%(ml/g), 叶为0.7%(ml/g); 汉城细辛根为3.8%(ml/g), 叶为0.6%(ml/g); 华细辛根为3.3%(ml/g), 叶为0.6%(ml/g)。 ②目前尚有同属植物24种3个变种在有些省份亦作细辛或土细辛使用。 1、单叶细辛 2、小叶马蹄香 4、大叶马蹄香 5、尾花细辛 7、丝穗金粟兰 10、灯盏细辛 ★细辛 Herba Asari 1.来源 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前二种习称“辽细辛”。 2.概况(表11-3) 3、鉴别 紫花地丁 Herba Violae 【来源】为堇菜科(Violaceae) 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 【产地】 主产于江苏、浙江及东北地区。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收, 除去杂质,晒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