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的眼界因你而开阔.doc
我的眼界因你而开阔 ——记“井底之蛙”的一段前行历程 写成长体验,我想有些捉襟见肘,既没有值得骄傲的荣誉光环向人炫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成长故事供人品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如沧海一粟,在此仅谈一些肤浅的感受吧。 如果要评价从教生涯里前十年的我,也许是这样:学校数学青年教师中的幸运儿,自1998年工作以来,拜长期任教低年级、经验丰富的卞建华主任为师,她手把手地教我上好每一节课;适逢2001年新课改浪潮,拥有了多次令人艳羡的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且前后8次参加了省、市级优质课比赛,师傅帮着斟字酌句,因而收获较丰,算得上是“教坛新秀”。然而,事业随着2009年8月的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成功晋升之后,似乎戛然而止了,我终能停下脚步、喘口气休息,过“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逛街”的舒服日子。初为人师的那份激情在逐渐消退,发展的动力之火在慢慢熄灭,其实这就是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处在“高原期”的我,却浑然不自知。 报名,教我回头看见了“井底之蛙” 恰如一首歌《转角遇到爱》,在2009年12月,事业的转角,我遇到了“泰兴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招生。报名吗?有必要再去折腾吗?我心里犹豫着。算了,反正也是闲着,试试看吧。于是,一张填写着往日成绩的报名表顺利通过了审核,我成为了市教育局教研室李晓梅主任的学生。 隆重的开班典礼上,指导老师的殷切希望“培养教学智慧,提升数学素养,促进专业发展,成为教学的领头羊”对我而言,却是“荡不起任何涟漪”。我暗想:说不定,培训班就是个摆设,徒有虚名嘛,今天开一下班,下次的集中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 不料,紧接着,培训班的学习任务纷至沓来:读书、写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心得;读教材、写课前慎思;观摩“同课异构”、进行研讨活动、写课后反思;加入泰兴小学数学教师群,定期参与互动沙龙……件件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丝毫马虎不得。每一个月都有学习任务,每一天都要挤时间捧起书籍,每一次集中都需要个性化思考,每一份听课感悟都必须诉诸笔端。跻身在一群热爱数学教学、追求教育理想的青年教师里,他们的积极进取、勇于反思的精神感染着我,我没有办法止步,更没有理由懈怠。我在一路前行中回头审视自己:我不就是一只可笑的“井底之蛙”吗?《庄子·秋水》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意思是: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讽刺那种见识短浅而用盲目自大的人。 工作的第一个十年里,我只会照搬教学预案,不会灵活应对生成;只顾着关注教师的教,不懂得关注学生的学;只要临时拼凑论文,不愿意潜心读书。得到的是薄薄的荣誉证书,失去的却是青年的朝气和前行的动力。一直以来的安于现状、沾沾自喜、盲目自满,跟枯井里的青蛙有何区别呢?“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感谢培训班的学习,让我看到了一片更广阔的大海……这些点点滴滴,教我成长。 读书,让我的视野里有了“特级教师” 细数起来,前十年里读的书籍少得可怜,是缺乏持久的耐心和毅力,也是目光短浅的缘故。总以为读点教学类报刊杂志足以应对论文写作,这种功利化思想持续时间之久让我汗颜。 培训班推荐了各类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和《我就是数学》、孔凡哲的《数学学习心理学》、胡爱民的《用 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R.柯朗 H.罗宾的《什么是数学》、文学荣的《做智慧的教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应关注的55个问题》、王林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等,细细阅读,内心便充盈起来。不敢说“探究了名特优教师的成长轨迹”(语出“开班典礼上的学习要求”),但是的确有了一知半解。 一直以来,我眼中的“特级教师”仿佛是海市蜃楼、遥远不可企及,从未想过去关注。记得初读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书时,竟不知“华应龙”何许人也,只好自嘲孤陋寡闻。幸好,李晓梅主任先向大家作了一番详细介绍,从华老师教师生涯的青年时代讲到中年时代,谈到华老师的课如何推陈出新、破茧成蝶,聊到华老师的教学理念和经典课例,这一切让人不禁产生“未读其书,先见其人”的感觉。待到读完华老师的两本书,更觉大师风范,其中的“差错资源论”、“思维决定视野”、“人皆可以为尧舜”、“精彩源于困惑”、“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等让人感悟颇深,品出了“才情”、“精致”与“厚实”。 因了对华应龙老师的崇拜,我开始把目光投向了“特级教师”这个群体。阅读教学杂志时,不再是囫囵吞枣,而是留心地关注特级教师的文章、仔细品味;外出听课时,不再是全盘接纳,而是细致地将名特优教师的课堂进行对比、反复咀嚼。在2010年全国小学数学研讨会“海门论坛”活动中,我第一次聆听到了华老师的课《分数的再认识》,构思新颖、设计“不走寻常路”,心情异常激动,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