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大学考研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招生专业目录
研 究 生 院
二○一一年八月学 校 简 介
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也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学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畔,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脉。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766亩,校舍建筑面积12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8亿元。现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82个,校内外实习基地33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255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订购中外文期刊3060种,各类中外文全文文摘和全文数据库50个。建有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足球、网球等场地,各类体育运动场馆设施齐全。学校现有教职工3149人,专任教师213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74人,副教授75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24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8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北名师6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6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33名,硕士生导师422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28人;有“双聘院士”2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楚天学者”16人。学校培养层次齐全,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83个本科专业,其中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6个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0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2748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1824人,外国留学生52人。学校现有2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被遴选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地球化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个二级学科被遴选为湖北省特色学科,13个重点学科设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现有26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中心,其中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实验室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湿地农业工程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共性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9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在2002~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排名中位列前10名。学校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十一五”期间,学校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7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6项,国家“863”、“973”计划4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出版学术专著147部,发表论文13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711篇。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有《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力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有21门省级精品课程;《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地球物理测井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团队。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实施高校;学校实施学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