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几何.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与几何

突变论——狗的行为 分形几何 1967年芒德勃罗(Mandelbrot)发表论文“英国的海岸线到底有多长”。 第一个问题涉及到如何丈量,在一张百万分之一地图上量,在若干张万分之一地图上量再相加,到现场用米尺一段一段量再加起来,在现场用厘米为单位“精细”地去量,结果都不一样。客观事物有它自己的特征长度,要用恰当的尺度去测量。如果用公里作测量单位,从几米到几十米的一些曲折会被忽略;改用米来做单位,测得的总长度会增加,但是一些厘米量级以下的就不能反映出来。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是英国的海岸线(长度),它不像万里长城,绵延万里,只要不怕费时费事,总可以量出来。但海岸线不同,百万分之一地图上是曲曲折折的,万分之一地图还是曲曲折折的,到现场观察,百米的海岸线还是曲曲折折的,甚至蹲下来看眼前的海岸线(水与岸的交界线)还是曲折的。即海岸线在不同的尺度下具有相似性。一些客观事物具有自相似的层次结构,适当的放大或缩小几何尺寸,整个结构并不改变。局部与整体在形态上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似性,称为自相似性。 正是在这样的一些概念和理论的讨论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了新兴的分形几何(fractal geometry)。普通几何学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整数的维数: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立体。分形几何的空间具有不一定是整数的维,而存在一个分数维数。 * 建筑和几何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放射形街道 方格形 街道 上述圆、三角形、方形和任意封闭曲线同构 在拓扑变换中封闭围线的“内”和“外”的区分不变,边线上点的顺序不变。 上述四个图形不同构:封闭曲线,开口曲线,有一个三叉点的开口曲线,有一个四叉点和两个封闭域的封闭曲线 在拓扑变换中。端点、三叉点、四叉点、封闭域数量不变。 北大方正的王选就是研究汉字的拓扑结构,找到了表达和识别汉字的一种优化方法,发明了电子照排系统。 高校教材《中国建筑史》第五版 P229 “拓扑同构图” 封闭图形的“里”与“外” 封闭围线构成一个封闭图形,如何判别“里”与“外”呢?在图形的“外”部确定一点,这容易判定,只要它离图形足够远。从这一点出发到需判定的点的路径,如果和围线(边界)相交奇数次,则需判定的点在“里”,如果和围线(边界)相交偶数次,则需判定的点在“外”。当然首选的出发点在“里”,从此点到需判定的点的路径,如果和围线(边界)相交奇数次,则需判定的点在“外”,如果和围线(边界)相交偶数次,则需判定的点在“里”。也可简述为: 从外到里,从里到外的路径与边界交奇数次;从外到外,从里到里的路径与边界交偶数次。路径可以是曲折的,也可以穿过边界进进出出。 房屋就是封闭图形(体),人流流线就是“路径”,墙是“边界”,墙上的门就是“交点”。 高校教材《中国建筑史》第五版 P228 “四、同构关系与自然秩序” 莱特设计的三个住宅的平面是拓扑同构的。 参见《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 欧美小住宅和中国四合院的拓扑结构不同,前者与球同构,后者与轮胎同构。 球和立方体同构,与轮胎不同构。 头颅拓扑比较,看动物的进化。 莫比乌斯带 M?bius Strip 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明 将一个长方形纸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扭转半周后,把两端粘合在一起 ,得到的曲面就是莫比乌斯带。 用一种颜色,在纸圈上面涂抹,画笔没有越过纸边,却把整个纸圈涂抹成一种颜色,不留下任何空白。或,一个蚂蚁不越出纸边,就可以爬过纸面所有表面。 试验:(1)如果在裁好的一条纸带正中间画一条线(正反两面都画上中线),粘成莫比乌斯带,然后沿中线剪开,把这个圈一分为二,结果会怎样? (2)在裁好的一条纸带正中间画两条线(三等分带子宽度,正反两面都画上线),粘成莫比乌斯带,然后沿线剪开,结果又会怎样?沿着线剪的时候,要不要剪完一条线,再剪另一条线? 莫比乌斯带的建筑造型概念 北京设计院:北京凤凰传媒中心 UN Studio将莫比乌斯环的概念发展成了一座建筑,位于阿姆斯特丹近郊的 莫比乌斯住宅。建筑师以人在一天的活动、位移为主线,运用数字技术,将拓扑学中的莫比乌斯环作为建筑生成的概念。 左图描绘了夫妇两人如何一起生活、分开工作又如何相遇在共享空间。两个人运行自己的轨迹,有时汇合,有时甚至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