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hliu必修二课件:6.3万有引力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3. 知道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且遵循相同的规律。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
难点: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月亮绕地球运行
苹果落地
月亮绕地旋转所需要的向心力、地球对地表物体的重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是不是都是相同的力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牛顿的沉思。
一、牛顿的思考
牛顿的思考:
苹果与月亮受到的力可能是同一种力!
可能是地球表面的重力延伸到月亮。
而且它们都是类似太阳行星间的引力,它们都应遵从“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关系。
一、牛顿的思考
证明苹果、月亮受力满足“平方反比”的关系
当时已知的一些量:
地表重力加速度:g = 9.8m/s2
地球半径: R = 6400×103m
月亮周期: T = 27.3天≈2.36×106s
月亮轨道半径: r ≈ 60R
那么,通过这些已知条件如何来证明:苹果、月亮受力也满足“平方反比”的关系呢?
牛顿的这一猜想非常大胆,将天上和人间连接在了一起!
三、牛顿的智慧
牛顿再度思考:
既然太阳行星间、地球月球间、地球物体间有引力,那么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间是否也都有这样的引力呢?
三、牛顿的智慧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表达式:
三、牛顿的智慧
牛顿的这一大胆的推广,充分体现了牛顿非凡的智慧!!!
四、万有引力定律
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G为引力常量,r为两物体的中心距离。
表达式:
“两个物体的距离”到底是指物体哪两部分的距离?你认为万有引力定律适用条件是什么?
测定引力常量有何意义?引力常量是由哪位物理学家测出的,它的数值是多大?
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1)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
(2)当两物体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时, 它们间的引力也可直接用公式计算, 但式中的r是指两球心间距离(两球体间的距离远大于每个球体的尺寸)。
(3)当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条件
五、万有引力定律的验证
1、哈雷彗星回归预测
1682 年8 月出现
1758 年12 月25 日晚回归
1682年,哈雷在访问巴黎天文台时,恰好遇上了一颗大彗星,他观测了这颗彗星,并计算了彗星接近太阳时的轨道。
牛顿提出的彗星也服从万有引力定律的观点使哈雷感悟到:如果彗星是在一个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上运行,那么,有朝一日它还会转回到太阳附近,基于这个想法,哈雷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开始了彗星的研究.
1705年,哈雷出版了《彗星天文学论说》一书,书中论述了他应用《原理》中的力学理论计算出1337—1698年间观测到的24颗彗星的轨道.哈雷指出,出现于1531、1607和1682年的三颗彗星应是同一颗彗星的三次回归,并大胆预言,这颗彗星一定会再次回来,回归的日期在1758年底到1759年初,时间间隔是76年.
1758年岁末,哈雷去世后的第16年,一颗拖着美丽长尾的彗星跃上昏黄的夜空,哈雷的预言实现了!人们慷慨地称它为哈雷彗星!作为人类所确认的第一颗周期彗星,哈雷彗星的回归,说服了最后一批牛顿力学的怀疑者.不仅1758年,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1835年、1910年、1986年,哈雷彗星都如期地回归过地球,科学的预言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了牛顿理论的正确!
1、哈雷彗星回归预测
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们对天王星的运动的观测和理论结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偏差。英国青年大学生亚当斯在 1843年到 1845年,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在1845年,各自独立地根据牛顿理论进行了计算,预言了在天王星轨道之外的一个未知行星的质量、轨道和位置。
勒维烈将他的计算结果写信告诉了柏林天文台的伽勒,伽勒于1846年9月23日夜间在预定的地点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这就是对天王星的运行产生规则的摄动作用的海王星。
法国著名科学家阿拉果高度评价了海王星的发现,他说:“天文学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rocess NGS data in QIIME.pptx
- proe5.0上机考试图库.docx
- ProE基础特征2.ppt
- procast操作教程.ppt
- ProE曲线方程集合.doc
- proe模具设计上.doc
- proe曲面设计技巧讲义.docx
- proe实验指导书.doc
- Proteus中各种元器件寻找的关键字.doc
- PS AI 基本常识.pptx
- 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规范演练7共点力的平衡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4.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英语课时分层作业9Unit3LifeinthefutureSectionⅢⅣ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模块素养检测含解析译林版必修第一册.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单元综合检测5含解析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
- 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WELCOMEUNITSectionⅡReadingandThi.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测评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docx
- 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9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5LANGUAGESAROUNDTHEWORLDSect.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