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解读.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念碑前点燃蜡烛,缅怀遇难者。 1月27日,来自约40个国家的首脑和政要以及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等近千人出席了在波兰西南部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原址举行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仪式。图为在纪念仪式现场被熊熊火光照亮的原奥斯威辛集中营铁路。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30多万南京人民被侵华日军集体大屠杀!!! * 长城 西藏布达拉宫 北京天坛 金字塔 泰姬陵 雅典神庙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 1939年9月,德军占领波兰。1940年4月,开始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营,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1942年,纳粹德国确立了灭绝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 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奄奄一息的幸存者,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 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饥饿——集中营写照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非人的待遇——集中营写照 一批犹太人在毒气室里等待死亡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一个怀里抱着婴儿,旁边跟着另外3个孩子的妇女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领着穿戴严实的孩子们步履艰难地走向“白桦林”毒气室。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巨大的焚尸炉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用来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    在门格勒医生可怕的实验中,一些妇女的内脏全部被掏空.           ——幸存者的痛苦回忆 实验室 用石头砌成的建筑物是奥斯威辛1号集中营,周围布满了带电的铁丝网,牌子上写着:“危险:高压!”许多逼得发疯的囚犯扑向这些铁丝网而自杀身亡。?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这是纳粹军警正对大屠杀后还活着的犹太妇女进行射杀。 一位德国妇女在走过被党卫军杀死的800多具囚犯的尸体时惊呆了。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所有被关押到这里的犹太人以及其他无辜平民百姓和战俘的最终命运除了惨遭屠杀之外,他们的随身财物也被劫掠一空,就连死者身上的牙齿、头发及至皮肤都不放过。   纳粹用遇难者的人皮做成手套和灯罩、用头发做成褥垫、把死者假牙上镶的金子熔化后存入德国国家银行。 囚犯的衣服、鞋,比较好的他们就拿去给德国兵穿,差一点的就给下一批囚犯用。其他的东西也一样,甚至连有的囚犯身上的脂肪,都被刮下来做成肥皂,尸体烧完后就当作肥料,连头发都被做成人发毛毯。 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奥 斯 维 辛 没 有 什 么 新 闻 在战争的最后几天中,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孩子们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嗅到了自由的空气。然而,他们却看不到明天——他们全部死于德军溃退前的“清理”。 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于1958年访问奥斯维辛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作者一再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没有新闻的新闻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将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圈画出来,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讨论. 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质疑、探究: 1. 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难道作者不喜欢这一切? 2. 如何理解这个细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3、 为什么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 怎么理解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明确写作意图:   “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说,这里的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