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广权)继往开来向高端讲稿.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钟广权)继往开来向高端讲稿

继往开来走向高端讲稿 钟广权 青年朋友们,大家好!我叫钟广权,我也是茂石化建设公司的老职工,只是比你们早了40多年到这个企业。今天有机会和大家谈心确是很高兴,感谢茂化建公司给我这样的机会,我希望今天和大家谈的内容,大家喜欢或对大家有所启发我就高兴了。今天想和大家谈三个内容:一是回首,介绍我们和企业走过的历程;二是展望,共同展望我们面临的形势,分析我们可以争取的发展前景;三是启航,由于企业和你们的选择,你成为了茂化建的一员,应如何和企业同舟共济,共促企业的航船乘风破浪高速前进实现目标。 一回首 我们茂化建是茂名石化所属子公司。茂名石化的发展和我们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得从茂名石化谈起。茂名石化是建国初期,根据毛主席的亲自部署建设的。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在广东的茂名,那里有油母页岩,搞人造石油,那也是重工业”。茂名地下蕰藏着超过60亿吨的油页岩,当时决定建设一个全国规模最大的露天矿和年产100万吨页岩、焦油的炼油厂。这个数字,可是解放前全国原油产量的七倍。这对于被指为贫油国的新中国是何等重要。在建国初期,百业待兴,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我们作为建设者,是要准备吃最大苦去实现这个伟大事业的。建设队伍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住的是临时草棚,工资37.29元,无论是宿舍、办公、学校、厂房,全是大大小小的草棚。墙是稻草和黄泥糊的,但通风和隔热都不错。一个房就住几个人,竹搭的架床,当时每个人的行李都非常简单,挤在床头一角就可以了。夏天虽然很热,但吃苦的精神准备,使大家都能接受,上下班靠走路,连自行车都没有人能买得起,从露天矿的大头岭走路到油厂上班好几公里,中午休只能待在厂内,送饭到工地吃,各人找个荫的地方一靠,就是午休。每月十几元伙食费,又留点零花,还要寄点钱孝敬父母。我们广州来的,每年还得省下路费回家探亲,所以根本就没有时装的概念,上班是工作服,下班好似“粒记”、“牛记”(背心和牛头短裤),当时艰苦单调的生活,今天是难以想像的。 1958年,靠人拉肩挑开发了露天矿,在大头岭北建起了试验厂,拿出了试验数据,开始了炼油厂的设计建设。1961年就建成了一、二部页岩干馏炉。当时帝国主义封锁,没有钢板材,只好用钢筋水泥结构,是方型炉,炉子受热易爆裂。操作工人只好在烟雾瓦斯臭的条件下操作。这是被迫的。我们的劳动模范权思和、张洪泉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日夜奋战生产出国家急需的焦原油,他们操作时全身穿戴就只露出两只眼睛,汗水常把胶水鞋湿透了。我们是负责维修的,条件也好不了多少。因为人造油的机械全是大、黑、粗,又必须在现场拆装,靠的也是人拉肩扛,用的手动葫芦都是3吨、5吨的,彪形大汉也拉不了几下。可见其劳动强度了。 1962年,国家发现了大庆油田,要保证资源少量的集中。茂名被列为下马单位。担负建设的第四建设工程局,两万多施工队伍撤走了,留下的仅是看守队伍。原生产准备近两万人的队伍,压缩留下了八千人。当时以方华为首的公司党委,提出了自力更生搞发展,要“又又上”,,争取把生产能力搞起来,要茂名立足。当时反修的,他们只能拿出点原油还贷,所以接炼“亚油”是我们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靠近湛江港口,只要加建油库,接油措施,把原苏联运来的炼油设备安装起来完善配套,茂名就可以立足。但全部工程只能靠自力更生,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能搞上去,企业就能活下来。没本事,只有束手待毙,让中央把设备调走。公司决定从留下来的8000子弟中抽调精兵强将组建自力更生,搞发展的建设队伍----工程大队。这就是我们茂化建的前身。我们多是原来担负维修的技术力量做骨干,更多的是生产上的操作工、机关干部、后勤队伍、专业军人、学校师生等要改行的新手。他们边干边学,以苦为荣。用辘轳做卷扬机,立起摆杠作吊车,自制大件拖车,用滚杠托运大的工件。需要焊工量大,许多干部、操作工就改学焊接。艰苦的工地充满劳动热情,工种忙闲随时都可以调整变工。矿经理张银福,他既是钳工,又是炊事班的送饭员。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不完成任务决不下火线”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逆境和顺境时一个样”“四个一样”的主人翁精神:“做老实人”的“三老”作风,确保一次安装合格,一次试运成功,一次开汽出合格产品的过硬质量保证,我们公司宝贵的企业文化,正是从那个艰苦岁月中磨练成长起来的。 1962年底我们建成了湛江接油工程,1963年投入了高技术要求的热裂化装置建设,苦战百万吨炼油能力配套工程,运转正常,在茂名实现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扭亏为盈。茂化建人为茂名的立足立下了硕功。在艰苦的磨练中也加速了我们队伍的成长。我们不但学会了建设,我们还担负了生产维修、保运任务。正是肩挑两担,使我们能站在生产角度理解生产所需。“干保险活”为生产争分夺秒,已成为我们职工的自觉。“风机一响,黄金万两”我们和生产职工有着共识

文档评论(0)

yuerang3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