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城市地下防灾系统概念.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爆炸空气冲击波处理方法:(1)密闭爆炸,利用围岩、出入口重型防护门把爆炸限制在密闭洞室内,但本洞室破坏性大,重型防护门平时使用不便。(2)设置泄压竖井,但竖井造价高,爆炸冲击波与外界核武器冲击波方向相反,竖井口部防护复杂。(3)缓冲或扩散冲击波,设扩散室,堆积消波用砂石,减小本室破坏和防护门上荷载;易爆洞室设一道轻型防护门,冲击波在门外专用通道扩散,通道两侧设混凝土挡波墙,削弱冲击波。 燃烧危险的生产、设备或仓库等防火重点是隔断火源、灭火:易燃车间出入口设防火门,气温升高时自动关闭;针对燃烧物性质准备灭火剂、消火栓和足够备用消防水源和电源。通风管道设自动关闭防火阀门,电缆道上设耐火隔断墙。易燃区附近设防火隔离带,长通道分成几个防火隔离段,每段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重要生产工段、人员密集部位远离易燃或易爆车间。可燃气体、液体管道不穿行重要生产工段。安全出口通道、楼梯、坚井等位置明显,通行无阻,方便疏散。 4.地下停车库 发生火灾或爆炸原因:车辆电路短路,汽化器逆火,排气管冒火,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引起油料燃烧;室内空气中油气含量达到临界点(1~6%),遇明火后发生爆炸或燃烧;外界因素引起燃烧,如电线起火、雷击、金属碰撞火花、电器开关打火及吸烟不慎等。 措施: (1)及时隔绝火源,控制蔓延。停车间内划分成若干个防火隔间。国外60年代后,设计规范中做出规定,如日本《停车场法规》要求防火单元面积小于1500m2(约停40台小汽车),英国3700m2,我国《汽车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000m2,有自动喷淋火火设施时面可增加1倍。 (2)隔绝浓烟,通过专设的排烟系统排走,以防烟向人员撤离的方向扩散。人员完全撤离后,停止排烟,利用烟窒熄明火。 (3)地下停车库中人员较分散,应设置人员安全出口,应使在库内任一点处的人员到达安全出口的距离不超过45m,有自动喷淋灭火设施时可增至60m。同时,安全出口处的楼梯应设防烟楼梯间。 (4)地下停车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自动喷雾设施控制火源,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灭火;靠消防人员从外部进入灭火相当困难。 5.地铁 特点:人流集中,防灾(尤其是防火)是地铁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火灾起因和延烧在地铁车站、区间隧道不完全一样;车站中各种厅、站台布置及站台与隧道空间关系复杂,互相连通,使控制火源、阻断蔓延和排烟等困难;深埋地铁距地面几十米,人员疏散、撤离比浅埋地下建筑更不易。 地铁火灾的原因和位置:运行车辆起火、车站内起火、隧道起火等。车辆起火多数因车身下部的电气设备故障;车站内的火灾多由吸烟不慎引起,在站台、售票厅、小卖部、办公室、仓库、机房等处都打可能发生,特别是仓库和垃圾堆积处,更容易由于混入未熄的烟蒂而引燃。 6.地下居住空间 特点:除中国的传统窑洞民居、美国的覆土住宅的半地下建筑外,从防灾的角度看,地下空间中居住不适宜。 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正大量利用过去的人防工程开设旅馆或招待所,但改建时一般都没有增设现代化的消防设施,建筑布置上有的也不合理(例如在地下三层中仍住人),旅客对环境不熟悉,又缺乏防火知识,再加上吸烟和客房内可燃物多等因素,火灾隐患严重。在不能禁止以前,必须加强管理,增加消防设施,训练人员,保障旅客安全,同时努力创造条件,缩短这个过渡阶段的时间。 一、水害的防治 第四节 城市地下建筑其它灾害的防护 地下建筑水害的产生因素:地面积水灌入,附近水管破裂,地下水位回升,建筑防水破坏而失效等。 我国城市中不少过去修建的人防工程,缺乏必要规划设计,建设防水质量很差,不少工程长期浸泡在水中。 地下建筑水害的防治措施: 山区的地下建筑:本身防水,外部防洪。估算山洪最大流量,收集水文、气象资料,现场观察最高洪水位痕迹、冲沟断面形状、坡降、冲沟内石块等,确定洪水设计流量,估算排洪沟有效过水断面面积。排洪沟多采用明沟,断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或梯形,转弯或流速加大处做护面,否则减小边坡角度。 排洪沟布置:尽量利用原有冲沟,适当平顺调直。注意与上游衔接,修整的排洪沟起点处设置挡水墙,上游水引入沟内,上游沟道适当加以修整。 排洪沟洪水去处:洪水引入河道或厂外其他排洪系统中去,避免影响下游农田,最好与农业排灌系统衔接。 地下厂房的洞口布置:较狭窄的山沟中有可能发生洪水时,排洪沟与堆碴位置同时考虑,防止出渣量较大将沟底逐渐垫高,使排洪沟不能容纳最大流量的洪水或无法布置排洪沟。必须把洞口位置、高程、出渣量、碴堆高度和宽度与排洪沟位置、断面面积、构造做法等因素综合考虑,要求施工时边堆碴边做排洪沟,以免石碴占去排洪沟位置。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