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检测·课时达标 【基础组】 1.(2012·太原高一检测)有学者提出:“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摈弃历史遗产的人物。”对“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准确理解是( ) A.赫鲁晓夫改革未进行整体规划 B.没有进行全面的改革 C.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D.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2.(2012·湛江高一检测)赫鲁晓夫执政后实行经济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反映了其改革内容的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提高集体农庄的物质利益”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3.(2012·苏州高一检测)小玉米见证大历史,“玉米种子大约随着第一次航行的探险者们来到了欧洲……”苏联的某位领导人在改革过程中也“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题中所提及的航海家和领导人分别是指谁 ( ) A.达·伽马、勃列日涅夫 B.哥伦布、赫鲁晓夫 C.迪亚士、赫鲁晓夫 D.哥伦布、勃列日涅夫 4.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5.1964年到1982年期间,前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了“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个人崇拜现象减少 6.(2012·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 ) 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7.苏联笑话:戈尔巴乔夫颁布限酒令后需排队购买,一个莫斯科人排队排得不耐烦了,就嚷道:“我要到克里姆林宫把戈尔巴乔夫干掉。”随后他转身离去。一会儿他又回来了,旁边人问他:“已经干掉了吗?”他说:“干什么干啊!那里的队比这里还长。”该则笑话说明了( ) 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很不成功,引起人民不满 ②戈尔巴乔夫改革使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激化 ③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叶利钦掌握国家大权 ④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深远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5-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材料来源于《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20世纪80-90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率统计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55-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变化趋势。这一状况与苏联改革有何联系? (2)根据材料二,说明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提升组】 9.(2012·合肥模拟)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 A.农业集体化出现严重问题 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 C.世界经济大国地位的丧失 D.国民经济开始负增长 10.(2012·徐州模拟)周尚文在《苏联兴亡史》中曾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这种情况出现在( ) A.1925—1953年 B.1954—1964年 C.1965—1982年 D.1982—1991年 11.(2012·金华十校模拟)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 ) A.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B.重点在农业方面 C.实施了“加速发展战略” D.实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战略 12.(2012·长沙模拟)下表是1966-1985年苏联经济的增长率(%) 影响这一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工业化运动 B.美苏争霸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戈尔巴乔夫改革 13.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该主编认为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是( ) A.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B.改革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 C.实行多党制 D.经济改革遇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