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习俗与文化内涵.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宵节 元宵,多么朦胧又透亮、通俗又诗意的一个节日名称。   每到农历的春节前后,神州大地虽然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天气,但人们好像对冬的严寒已经不耐忍受或对春的讯息迫不及待,就开始张罗着迎新春过新年了。此时的春意,几乎完全是靠人的一股热情劲烘托出来的。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可说是春节的继续,也可说是春节的尾声,还可说是春节的高潮。 到了这一天,春节的喜庆得到回味,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春节时没有的娱乐喜庆内容;而过罢了这一天,人们又要投身于生产劳动之中,或又要与家人分别,所以抓住这个机会,放松一把、狂欢一把,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 至少从隋朝开始,元宵节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习俗活动,并形成十分鲜明的文化性格,此后节俗活动更加多姿多彩。 节日期间,人们踏月走桥、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狮、跑旱船,元宵节成为中国诸多传统节日当中最热闹的一个。 一、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说起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坊间流传的两首童谣做了很好的揭示。 其一云:“正月元宵灯,外婆爱外甥 外孙 。送来红红桔子灯,吉利又添丁。” 其二云:“元宵节,闹花灯,人们个个都欢腾。大街小巷做花灯,满街都是红灯笼。”前者道出了元宵节的祈生意蕴,后者道出了元宵节的狂欢精神。 1.祈生 祈生,就是对生殖的渴望和追求,既包括祈子,也包括祈年。祈子盼的是人丁兴旺,祈年盼的是庄稼丰收。 元宵节的祈子活动总是与灯联系在一起。 这一方面与灯火通常被视为生命的象征有关; 另一方面与“灯”与人丁的“丁”音相近、形相似有关。 我国不同地方用灯祈子的方式不同,或送、或偷、或请、或抢,但都表达着同一种念想。 比如在四川成都,新嫁了女儿的人家,在元宵节这天,必买一盏漂亮的台灯和面粉制的小老鼠,送到女儿家,叫做“送灯”,俗信这样可以多生孩子。 广州则有请灯之俗,元宵节时,当地庙里会张挂许多花灯,都编了吉祥的名目,又分了几等的价钱。有想请的,就告诉庙里的司祝,喜欢哪一盏,便用红柬写上“某宅敬请”4个字,叫做“请灯”,俗信请灯可以使家中添丁。 2.祈年 元宵节期间的祈年活动也曾十分常见。 比如上海、江苏南部一带有“照田蚕”的做法,是典型的祈年之举。元宵节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点燃用芦苇、红草或茅草扎成的草把,沿着田埂或田野快步跑,边跑边喊:“正月半,二月半,家家户户放烧火。别人家的谷子豆子大,我家黄豆盘碗大……”喊罢再拿火把到自家的田地挥舞、喊叫一番,据说这样可以防治虫害,令庄稼丰收。 元宵节广泛流行的舞龙活动也与祈年不无关系。 庄稼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龙乃司水之神,舞龙的目的正在于唤醒冬季沉潜于深渊的长龙,让它兴云布雨,济物利人。 3.纵情欢乐在元宵 狂欢,是元宵节的另一个文化内涵。 直白地说,狂欢就是纵情欢乐,就是前引童谣中所唱的“人们个个都欢腾”,就是明代杭州人田汝成所说的“放魂”:“少年游冶,翩翩征逐,随意所之,演习歌吹。或投琼买快,斗九翻牌;博成赌闲,舞棍踢球,唱说平话,无论昼夜,谓之‘放魂’。” 元宵节是中国古代的狂欢节,元宵节中的狂欢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秩序、制度规范的一系列颠覆和突破来实现的。 (1)对平常作息时间的突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传统社会基本的生活时间规范,但元宵节期间这个规范被打破了。 宵者,夜也,元宵节的活动重点是在夜里。月亮在夜晚才明,灯彩在夜晚才美,烟花在夜晚点燃才能大放异彩。 于是元宵节期间,日落之后人们不是安静地躺下来睡觉休息,而是跑出去参与各种活动,通宵达旦,正像唐人崔知贤所说的那样:“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 颇值一提的是,各级政府也在这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这一方面体现在多个朝代都给元宵节放假,而且大有愈放愈长之势:唐玄宗时元宵节放假1天,宋神宗时放假7天,明太祖竟给了10天的假期。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节日期间取消了宵禁的规定。 我国自古就有在城市实行宵禁的做法,但自隋唐时期这个规定在元宵节期间就不必遵守了。明太祖时也明文规定:元宵节时“听军民张灯饮酒为乐,五城兵马弛夜禁”。放节假、弛夜禁,在时间上给了人们过节的充分自由。 (2)平常活动空间的突破 政府对宵禁的取消也在空间上给了人们过节的自由。 因为这样一来,平时夜晚通常只能待在乡村的农民就可以来到城里,平时夜晚不能在街上任意行走的人也可以“随意所之”,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去了。 而有了自由的人们真的就实现了对平常活动空间的突破。 元宵节期间,“家”这个人们在平日傍晚要回归的场所突然变成了要离开的地方,人们的活动场所由私人空间转到公共空间来了。 而这根本原因在于元宵节的诸多活动,如张灯结彩、燃放烟花、赏月走桥,总是安排在街衢、广场,或只有在户外才能举行。“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烂熳唯愁晓,周游不问家”,成为传统社会元宵节里最不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