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元宵节_0.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元宵节_0

PAGE  PAGE 25 明代元宵节 由《金瓶梅》及相关史料看明代元宵节妇女服饰民俗 妇女的穿戴打扮,往往在节曰里表现得最为突出,甚至具有明显的超乎节序的特色,形成节曰民俗一大景观。明代市情小说《金瓶梅》i堪称最好注脚,例如第二十四回,话说一曰,天上元宵,人间灯夕。正月十**家欢乐饮酒。西门庆与吴月娘居上座,其余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西门大姐,都在两边列坐,都穿着锦绣衣裳,白绫袄儿,蓝裙子。惟月娘穿着大红遍地通袖袍儿,貂鼠皮袄,下着百花裙,头上珠翠堆盈,凤钗半卸。元宵节期间,除月娘外的妇女并没有穿红着绿,而是都穿白绫袄。但按照一般习惯,人们夏天多穿浅色衣服,冬天多着深色衣服,在数九寒天穿白似乎有悖常理,而这却正是明代元宵节妇女服饰的殊俗。这种元宵节期间妇女喜穿白绫的习俗,在《金瓶梅》中有多处与此相关的描述,可与明代史料互为补充、印证。 元宵节妇女穿白的习俗,最早见于宋代。《武林旧事》记载: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ii这是宋代妇女元宵之夜外出观灯时的普遍装束,不仅衣多尚白,而且“玉梅”、“雪柳”等饰品皆为白色,尚白之风十分明显。《金瓶梅》中女性角色在元宵节期间也多穿白绫袄,同时对妇女衣饰的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身份地位方面也起了很大作用。略举数例: 第十五回 正月十五,李瓶儿请西门庆家女眷吃酒、看灯,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都是白绫袄儿,惟月娘是大红妆花通袖袄儿。俗话说:要待俏,三分孝。白绫袄给人的印象是淡雅、俏丽,由此也增加几分轻佻。此种仪态在元宵节这类全民参与的狂欢性节曰里是合乎情理的。吴月娘虽也是年轻少妇,但她的家庭地位和社会身份,使她不得不扮演庄重的角色,着装要雍容华贵,举止须庄重大方,以与主妇和大娘的身份相称,不宜类同于一般人家的少女少妇,更不可仿效潘金莲之流,所以她总是“大红妆花通袖袄儿”。 第四十二回 王六儿来西门家作客,头上戴着时样扭心 A 髻儿,身上穿紫潞紬袄儿,玄色被袄儿,白挑线绢裙子,不十分擦铅粉,学了个中人打扮,耳边带着丁香儿。王六儿毕竟是来别人家作客,尽管风流爱俏,还是学了个中人打扮。 第七十八回 也是元宵节,正逢放烟火的热闹时光,蓝氏已换了大红遍地金貂鼠皮袄,林太太是白绫袄儿。林氏年纪一大把且是来作客,尚不知着装庄重一些,可见她是老不正经,与后文描写她和西门庆通奸相互呼应。而何千户娘子蓝氏年龄不足二十,却穿大红遍地金貂鼠皮袄,透露了她的自重。 元宵节看灯习俗兴盛于唐宋,明朝建立以后,官方致力于恢复宋代习俗。而明代元宵节虽上承唐宋,但在世俗性和娱乐性方面,较前代又有很大的丰富,“走百病”为此时首见。 走百病这一习俗在明代诗歌和地方志中均有相关描述。此俗的基本内容,万历间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一》中有概括的表述:元宵游灯市,走桥摸钉,祛百病,(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

文档评论(0)

3458647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