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一、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验研究;2、基本观点;3)联结的形式是遵循着一定规律的
在用动物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桑代克还发现了影响学习(联结的形成)的几个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三条学习率:准备率、练习率和效果率;准备率:是指在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
如,饿猫 饱猫
效果率: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桑代克认为,喜悦的结果加强联结,厌烦的结果则减弱联结
此规律后被修改 奖励比惩罚更有效;练习率:联结的强度取决于使用联结的频次
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会变弱
作用率
失用率
此规律后被放弃;3、评价;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一)实验; 斯金纳认为,这种先由动物做出一种操作,然后再受到强化,使受到强化的操作反应概率增加的现象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应
不同于经典性条件反应
S R
R S;经典性条件反应与操作性条件反应的区别;(二)基本观点;2、强化;1)强化的类型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后果决定了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不同类型的的后果可以增强或者减弱行为 (见书)
强化物: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物或事件
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表扬、奖励、微笑、奖金)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完成作业快可以不做家务);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Ⅰ型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批评、训斥、罚站)
Ⅱ型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不许看电视、不能外出)
负强化与惩罚容易混淆;;2)选择强化物 P110
心理学家划分出两类强化物:
初级强化物:
食物、水、安全、温暖
二级强化物:
评定等级、衣服、钱币(可买来一级强化物)
对教师来讲,可供使用的大部分强化物都是二级强化物(代币制)
哪一级强化物更有效?;3)普雷马克原理
David Premack1965年提出
即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欢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
吃糖与玩弹球游戏
“祖母原理”:你必须吃完水果才能出去玩
此原理对那些想成为有经验的教师的人是很有用的。了解学生对不同活动的喜好程度;3、强化的程序
指强化出现的时机和频率,也能增强或减弱行为
连续强化:即时强化
断续强化:部分强化
固定比率程式
不定比率程式
固定时间间隔程式
不定时间间隔程式
P 111 四种断续强化程序;每种程序产生相应的模式
当学生学习新行为时,连续强化,学得快
当学生掌握这个新行为时,断续强化,能很好的维持这一行为
断续强化比连续强化可获得更高的反应率和更低的消退率
在断续强化中,比率强化比间隔强化更能提高行为获得的速度;3、行为的学习;行为塑造需要遵循的步骤;4、程序教学理论;内涵
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原则
①小的步子 ②积极反应
③自定步调 ④低的错误率
⑤及时反馈
实施
直线式程序
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三)教育影响 P 113;2、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表达方式
为了使学习者从起点行为逐步达到终点行为,教师必须明确表述教学目标所涉及的行为
3、行为的改变
不仅塑造新行为,也可以改变不良行为,消除或矫正不良行为
4、对行为的自我调节和管理;四、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应用;对复杂行为的采用连续接近法,通过强化每一个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有效办法 (习惯:洗漱)
2、 惩罚的应用
适当运用惩罚和惩罚方式等。如提供替代行为、解释问题(为什么受到惩罚)、立即惩罚、使用合适的强度、;3、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