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历史试卷.docVIP

金沙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历史试卷.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沙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历史试卷

第  PAGE \* MERGEFORMAT 6 页 金沙一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月考试卷 历 史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如果不去测量对象(电子),对象(电子)便没有位置。有科学家便把这一结果比喻为:月亮在无人看它时,它不存在。这一论断与中国古代某一学者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位学者是 A. 老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朱熹 3. 有学者曾说:“最早点燃了那征服星空的火焰的中国人,没能成为最早飞向宇宙的人……纸和印刷术这种不可估量的通讯传播手段,传到欧洲仅仅几百年就摧毁了那里的封建堡垒……”从这段资料可以看出 ①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②印刷术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③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④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 阅读下列材料,请问这两段材料可以说明怎样的情况? 材料一:见于北宋的笔记小说:“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材料二:见于南宋的诗集:“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 ①宋代士人重视历史,史学很盛,资料描述了宋代书院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情形 ②宋代庶民生活之中,说书受到人们喜爱,而讲史又是说书中的重要部分 ③宋人喜欢三国历史,对于三国人物的看法,并不以成败论英雄 ④宋人听说书时,对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相关故事也十分有兴趣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 敦煌千佛洞是闻名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从根本上反映出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西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6. 以下图示反映了某一思想的产生,该思想是 A.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 B.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C.启蒙思想 D.儒家思想 7. 近代欧洲启蒙思想家认为:“有人认为摧毁陈旧的法律对人类造成了伤害,但是,人们就应该去钳制理性吗?要知道,理性毕竟是一切法律的源泉,没有理性,人们甚至产生不了法律的概念。”作者对理性和法律的理解是 A.理性对人类造成了伤害 B.应该钳制理性保护法律 C.理性和法律同等重要 D.理性比法律更为重要 8. 1913年,印度文学家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①文学内容以长篇诗歌为主 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③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④文化发展以西方为核心 A. ②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9.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莫言颁奖辞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与莫言作品文学风格最相似的是 A.《百年孤独》 B.《等待戈多》 C.《老人与海》 D.《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10.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所著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书中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实施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