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入侵报警系统安防培训第三版概述
入侵报警系统;总 目 录;第一节;目录;1.1 入侵报警系统的概念;1.1.2 安全技术防范的三个基本防范要素 1.概念 (1)探测(Detection) 感知显性和隐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发出报警。 (2)延迟(Delay) 延长和推延风险事件发生的过程。 (3)反应(Response) 组织力量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 2.三要素之间关系 (1)探测要准确无误,延迟时间长短要合适,反应要迅速。 (2)反应的总时间,应小于(至多)等于探测及延迟的总时间。T反应≤T探测+T延迟 ;Date;1.1.3 入侵探测与报警技术的基本概念 入侵探测与报警技术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应用于探测非法入侵和防止非法盗窃等犯罪活动的重要技术手段。;1.1.4 基本性能要求 (一)功能 (二)灵敏度和探??范围------有效性 (三)误报率要低 (四)漏报率要低 (五)防破坏保护 1.防拆保护 2.传输线路短路和断路保护;(六)电源适用范围 (七)电源功耗 (八)备用电源 (九)稳定性要求 (十)耐久性要求 (十一)抗干扰要求 (十二)可靠性要求;1.2.1 行业管理机构 1、主管部门 公安部领导下的各级公安机关。 80年代初成立全国社会公共安全行业管理委员会 ; 80年代中期,在公安部科技司成立了安全技术防范处,之后,正式成立了公安部安全技术防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公安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 ; 92年公安部归口管理(安防领导小组); 省、自治区、市等相继成立安防管理机构;;2、中介机构 87年TC100(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组建; 87年和88年,公安部又先后组建了北京、上海两个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检测中心 ; 92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 2000年成立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CSP);;1.2.2 管理法规 国家、各省市地方从89年起先后制定了多项安全防范技术的管理政策、法规,其中涉及的安防产品、技术和工程的各个领域。;1.2.3 技术标准 1.国家标准 GB 强制性,如GB 10408.1-2000 入侵探测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推荐性:如GB/T 16676-1996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2.行业标准 GA 强制性,如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推荐性,如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规定了建筑物内及周围的防盗报警控制器的功能、性能和试验要求。 适用于有线系统的防盗报警控制器的生产和检验。 2、GB 10408.1-2000 入侵探测器 第一部分通用条件 GB 10408.2-10408.9 分别对 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振动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等作出了规定。;主要标准---系统要求类:;主要标准---工程相关类:;1.3 入侵报警系统结构与类型;1.3.2 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般包括前端、传输、后端(信息处理/显示/通讯/控制)三大单元。;1.3.2 系统的基本组成;1.3.2 系统的基本组成;1.3.2 系统的基本组成;入侵报警系统共同构成部分;1.3.3 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类型; 有线方式(专用、借用) 无线方式;1、分线制;1、分线制 (有线方式);1、分线制;报警控制主机的接线示意图;探测器接线端口;1、分线制(有线方式);每个探测器6根线的情况;Date;1、线尾电阻应该与报警主机或探测器串联还是并联? 串联(常闭点并联不起作用) 2、线尾电阻应该接在靠近报警主机端、还是靠近探测器端?请说明理由 靠近探测器端。因为要站在主机的角度判断探测器信号是否被短路,若线尾电阻靠近主机端,则在探测器端短路后,主机端判断时没有变化。;有线方式总结1: (一)分线制(并行信号) 1、线的数量:4N(或2N或6N) N-探测器数量 2、线缆的数量:N (12VDC可以与信号并行在一根电缆中) 3、特点: 适于小规模(探测点少)、小范围系统构成; 控制器物理接口的不同可区分探测器地址; 不易受干扰;;2、总线制;2;双总线驱动器;总线扩展器 4208 ;有线方式总结2: (二)总线制(串行信号) 1、线的数量:2总线(有极性、无极性)或3、4总线 2、线缆的数量:一根(可能分段) 3、特点: 适于大型系统;(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