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球六大板块 ① ② ② ③ ④ ⑤ ⑥ ⑥ ③ ⑤ 扩张型板块边界 汇聚型板块边界 平错型板块边界 固定的 “ 热点 ” 山弧︱海沟系 马里亚纳群岛 岛弧—海沟系 马里亚纳海沟 11034 m 马里亚纳海沟地形 山弧-地缝合线系1 喜马拉雅山 山弧-地缝合线系2 珠穆朗玛峰,8844.43m 山弧-地缝合线系3 阿尔卑斯山 山弧-地缝合线系4 阿尔卑斯山长1200km,主峰勃朗峰4807m。 二、地槽-地台学说简介 地槽-地台学说,即传统的大地构造 学说。它在19世纪中期以来研究大陆型地 壳构造而逐渐建立起来,是板块构造学说 诞生前占主导地位的地壳运动学说。 1、基本观点: 地壳运动形式以垂直运动 为主,水平运动是次要的;地壳运动的驱 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物质 受热变轻上涌造成地表上升隆起,物质冷 却变重下沉造成地表下降凹陷。地球上的 海陆变迁和地质构造就是由地壳这样的升 降运动所造成。 2、构造单元 该学说把地壳分为地槽、地台和过渡区等; ◆地槽:是地壳上强烈活动的构造单元,多 呈狭长带状,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频繁而强 烈,沉积巨厚。地槽的发育,一般经过强烈 下降——强烈上升两个阶段,地球上几乎所 有的高大山脉皆由地槽褶皱上升而成; ◆地台:是地壳上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多 呈较平坦的巨大地块,以大面积的缓慢升降 运动为主。地台由地槽上升后转化而成,具 有两层结构,下为褶皱基底,上为沉积盖层。 3、致命缺陷 地壳运动方向错误(垂直为主), 驱动力解释不清,分布解释不清 (为什么这里是地槽,那里是地 台等等),缺乏海洋方面资料支 持等等。地槽、地台已沦为地质 构造名词而不是大地构造学说了。 结束 东非大裂谷 坦噶尼喀湖 ( 6500km )中段 大裂谷1 大裂谷2 大裂谷3 大裂谷4 死海的盐 海拔 -416 m 面积 1050 km2 死海泥 * * * * * * * * * * * 5、大陆漂移说的复活 岩浆在冷却成岩过程中,含铁矿物在 某个温度值开始获得磁性,该温度值称为 居里点;如磁铁矿的居里点为 600 ℃ ; 磁性矿物获得磁性时,会按当时的地 磁场定向,并在岩石中将其磁性方位保存 下来,称之为天然剩磁(NRM); 用精密仪器测定岩石中天然剩磁的方 向和强度,就可以知道岩石形成时的地磁 南极、北极的地理座标位置。这就是古地 磁学的研究内容。 地球磁场 地极与磁极 地理北极 地理南极 印度德干高原 印度德干高原火山熔岩 古地磁纬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S50° S40° S60° S30° S20° S10° 0° N10° N20° 180 150 100 50 0 Ma 0.7 cm/a 16 cm/a 2 cm/a 赤道 非洲和南美的极移曲线 北美和欧洲的极移曲线 各大陆的极移曲线中生代后分散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古地磁学研究成果 ①在同一大陆中,不同地质年代的磁极位置 不同,其连线呈一平滑曲线,称为古地磁极 游移轨迹; ②在不同大陆中,同一年代的岩石磁极位置 也不同,即每一块大陆都有一条地磁极游移 轨迹,并最终都交汇于现今的磁极位置; ③结论:由于地磁极不可能远离地球的转轴 (或地理极)作大范围的迁移,上述①、② 测定的结果只能说明大陆曾经发生过漂移。 (二)海底扩张说 2、海底扩张说的论证 ①洋中脊与热异常; ②盖奥特(Guyot)的成因; ③洋脊磁异常条带的分布; ④洋底岩石和沉积物的年代; ⑤震中的空间分布形式。 大洋中脊 纵贯世界各大洋的海底山系,其长达80000 km,高出深海平原 2~3 km, 距海平面 2~3km,宽约1000km,其 中央裂谷宽几十公里;由枕状、深海 拉斑玄武岩构成。 大洋中脊的地形 深海拉斑玄武岩 在深海洋脊,来自60~90km深处的 玄武岩浆,约以1.5×1010t/a 的 速率涌出,形成拉斑玄武岩。其特 征是K2O含量较低,CaO含量较高, SiO2不饱和,含橄榄石和霞石等, 称为深海拉斑玄武岩。 深潜器洋底考察 洋底黑烟囱 至2005年,已在世界各大洋发现 150多处,最大喷高达1400多米。 洋底黑烟囱 400 ℃ 高温 在洋中 脊处, 发现正 的热异 常值, 而在海 沟处则 为负的 热异常 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