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光面钻爆施工方案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1 二 工程地质条件 1 三 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及器材选择 3 四 光面爆破 4 五 钻爆参数 5 六 爆破器材运输安全措施 10 七 火工品领用及退库管理办法 11 隧道 光面爆破钻爆设计方案 一 工程概况 二 工程地质条件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1)地层岩性 隧区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淤泥质土、粉质黏土、坡残积(Q4dl+el)粉质粘土及更新统坡洪积(Q3dl+p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江底河组一段(K2j1)泥岩夹砂岩、马头山组(K2m)砂岩夹泥岩、砾岩及下统普昌河组(K1p)泥岩夹砂岩、泥灰岩。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1)1-3人工填土(Q4ml):以粉质黏土为主,棕褐、褐灰色,硬塑状,土质不均,含20%~30%泥岩、砂岩质角砾,一般厚0~2m,局部较厚,主要分布于隧区水库、鱼塘堤坝、乡村道路路基及房屋建筑基础内。属Ⅱ级普通土。 2)5-1淤泥质土(Q4dl+pl):灰黑、浅灰、灰绿色,流塑,局部软塑,土质不均,含少量细砂及角砾,有机质含量较高,局部为淤泥。呈层状分布于测段内鱼塘或沟槽表层,一般厚0~2m,硬底层为粉质黏土或基岩风化层。属Ⅱ级普通土。 3)5-3粉质黏土(Q4dl+pl):褐红色、灰褐色、褐黄色,硬塑,土质不均,含10%~20%的砂泥岩质角砾,φ10~20mm,厚0~4m。分布于隧道进出口缓坡及沟槽地带。属Ⅱ级普通土。 4)6-3粉质黏土(Q4dl+el):褐红色、棕褐色、褐灰色,硬塑,土质不均,含10%的砂泥岩质角砾,φ10~30mm,厚0~2m。分布于隧道洞身斜坡地带。属Ⅱ级普通土。 5)8-1粉质黏土(Q3dl+pl):褐黄色、褐灰色、深灰色,硬塑或半干硬状,土质不均,含5%~10%的砂泥岩质角砾,φ10~20mm,厚0~12m,呈层状分布于隧道进口端斜坡地带5-3层下。属Ⅱ级普通土。 6)10-3泥岩夹砂岩(K2j1):紫红色、砖红色、局部黄灰色、灰色,泥岩为泥质、粉砂质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砂岩为粉细粒结构,泥质胶结,薄~中厚层状。岩体节理较发育,泥岩质软,易风化,浸水后易软化崩解。岩体差异风华明显,风华层厚度大且不均。全风华带(W4)岩芯呈土状,厚0~4m,属Ⅲ级硬土;强风华带(W3)岩体破碎,钻探岩芯呈土夹碎石、角砾状,厚2~12m,属Ⅳ级软石;其下弱风华带(W2)钻探岩芯呈柱状及碎块状。钻探揭示岩芯含片状、脉状石膏。与下伏K2m呈整合接触,属Ⅳ级软石。 7)11-1砂岩夹泥岩、砾岩(K2m):紫红、灰黄、浅紫灰色,砂岩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结构,泥质胶结,部分为钙质胶结,岩质相对较硬;泥岩为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泥质胶结;底部为底砾岩。岩体节理较发育,岩质软,易风化,浸水后易软化崩解。全风华带(W4)呈土状、砂状,厚0~5m,属Ⅲ级硬土;强风华带(W3)岩体破碎,钻探岩芯呈土夹碎石、角砾状,厚0~6m,属Ⅳ级软石;;其下弱风华带(W2)钻探岩芯呈柱状及碎块状。与下伏K1p呈整合接触,属Ⅳ级软石。 8)12-1泥岩夹砂岩、泥灰岩(K1p):红褐色、砖红色、局部黄灰色、灰色,泥岩为泥质、粉砂质结构,泥质胶结,薄~中厚层状,砂岩为粉细粒结构,泥质胶结,部分为钙质胶结,中厚层状。岩体节理较发育,岩质软,易风化,浸水后易软化崩解。风华带厚度不均,风华差异大。全风华带(W4)呈土状,厚0~6m,属Ⅲ级硬土;强风华带(W3)呈土夹碎石、角砾状,厚3~10m,局部稍厚,属Ⅳ级软石;其下弱风华带(W2)钻探岩芯呈柱状及碎块状。钻探揭示岩芯含片状、脉状石膏,属Ⅳ级软石。 (2)地质构造 隧区位于南华扭动褶皱区,段内为单斜构造,地层层序正常。斜坡地带覆盖层较薄,基岩出露,岩层产状为:N30°W/38°NE、N32°W/22°NE及N30°W/11°NE。基岩裂隙较发育,砂岩中节理主要见于浅部,裂隙多而细小。主要节理有:N15°~18°E/75°~82°NW、N60°~70°W/90°。 (3)地震动参数区划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改建广通至大理铁路工程场区地震动参数区划报告》(2009年3月),隧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三 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及器材选择 为了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减轻对围岩的振动破坏和减小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隧道开挖采用微振动控制爆破技术。根据围岩情况及时修正爆破参数,达到最佳爆破效果,形成整齐圆顺的开挖断面,减少超挖,杜绝欠挖。严格控制装药量及按照光面爆破设计施工,减少炮轰波对围岩的扰动,达到保护围岩的目的。 钻孔作业采用钻孔台车为主,人工钻孔作业时采用多功能台架配合手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