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斜视及诊治方案
眼 外 肌 病 双眼单视 两眼注视同一目标,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相应部位(对应点)所形成的物像,经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融合为一,使人们感觉到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称为双眼单视。 双眼视功能分级 同时知觉 双眼能同时见到两个不同画面的图像 融合 双眼能将部份相同部份不同的图像看成为一个图像 立体视觉 双眼能将两个分离开的完全相同的图像综合成 一个具有立体感的图像 产生双眼单视基本条件 双眼正位 正常视网膜对应 正常的双眼协调运动 眼外肌功能正常 视觉中枢融合功能正常 眼肌运动的种类 内直肌:内转 外直肌:外转 上直肌:上转 下直肌:下转 上斜肌:内旋 下斜肌:外旋 眼外肌的止点与走向 上下直肌走行方向与视轴呈23°夹角 上下斜肌的牵引力方向与视轴呈51°夹角 几个概念 协同肌: 单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要作用时, 还有其它眼外肌来协助完成,起 协助作用的眼外肌。如:外直肌 ---上下斜肌 配偶肌:当双眼作同向共同运动时,使 双眼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 拮抗肌:作用相反的肌肉 正位眼:当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完全平衡 状态时,即使融合功能受到干 扰,眼球仍能维持功能性第一 眼位而不出现偏斜者 斜视 隐斜:双眼的眼位有偏斜倾向,但可以 通过融合机理得到控制 显斜:如融合机制失去控制,使双眼处 于间歇或恒定偏斜状态 斜视检查法 病史:发病年龄、性质,诱因、治疗史、 家族史、 望诊:偏歇的方向和程度,颜面是否对 称有无内眦赘皮 、代偿头位 视力及屈光检查:散瞳孔检影 斜视的定量检查 角膜映光法 三棱镜遮盖法 同视机检查法 共同性斜视 眼外肌本身和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眼位偏斜,向不同方向注视或更换注视眼时,其偏斜度相等。 分为内,外和上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esotropia) 最常见的斜视, 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 六个月内发病 斜视角较大,40△ 与屈光的关系不大 后天性内斜视 1.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3.非调节性内斜视 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中高度远视,+4.0D 多在2~5岁时发病 注意力集中或看近物时出现 戴远视镜矫正后双眼正位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在内斜视中较多见,调节因素+解剖因素 临床表现:多在1~3岁发病 戴远视镜矫正后,内斜视变小, 但仍残留部分内斜。 非调节性内斜视 无或有远视性屈光不正 甚至近视眼 戴远视性矫正眼镜后内斜度数不变 间歇性外斜视 临床表现: 斜视角变化大 怕光 少数人有复视 恒定性外斜视 幼年期:交替注视 成年期;开始成间歇性,预后好 可有异常视网膜对应 共同性上斜视 原因: 解剖异常,机械因素,异常神经支配或眼外肌不全麻痹变成。 临床表现 第一斜视角与第二斜视角 第一斜视角: 健眼注视,麻痹眼的斜视角 第二斜视角:麻痹眼注视,健眼的斜视角 临床表现 1.运动受限 2.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3.不同方向注视时斜视角不等 4.代偿头位 消除复视 提高视力 5.复视和眩晕 检查 六个诊断眼位的运动 和斜颈鉴别 区分麻痹眼 歪头试验 临床表现 1.视力减退 轻 0.6--0.8 中 0.2--0.5 重 0.1 2.拥挤现象 E E E E E 3 光感正常 治疗:抓紧时机,尽早治疗 人类视觉系统的发育在 2岁前 视力发展的敏感期开始;2岁达到高峰;4岁开始大幅度下降;9岁停止发育。 谢 谢 1.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 1)肌注VitaminB1 、VitaminB12 、ATP 2)糖皮质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