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情绪 一、情绪的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情绪的类型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分为原始情绪和复杂情绪。原始情绪是与动物共有的先天的情绪,主要有快乐、悲哀、恐惧、愤怒等形式。复杂情绪是由两种以上原始情绪组合而成的复合体 (2)从性质的角度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三)情绪的维度 就情绪体验的性质而言,情绪表现为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复杂度等几个维度。 强度——主要取决于对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人的需求状态和对自己的要求。 紧张度——通常与活动的紧要关头以及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相联系。 快感度——情绪体验在快乐与不快乐的程度上的差异。 复杂度——依从于几种原始情绪的组合情况。 (四)情绪的状态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1)心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 (2)激情: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 (3)应激: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具有高度紧张性。 二、情绪的构成 伊扎德(美)1977年提出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 1、主观体验,是指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 2、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指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1)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面部、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研究发现: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辨别不同表情在难度上有差异,辨别难度由低到高依次为快乐痛苦——恐惧悲伤——怀疑怜悯;面部表情的天生成分较多,就人类而言意义具有一致性。 (2)姿态表情分为手势表情和身体表情。手势表情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通常和言语一起使用,有时也会单独使用。身体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身体姿态发生的不同变化。 (3)语调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个体在语言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特征。语调表情强调的不是言语的内容,而是语音的高低、强弱,以及语调的变化。这是表达情绪的手段。 3、生理唤醒 随着情绪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 测谎仪的机理——通过测定被测试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瞳孔、皮肤电、脑电波等参数,并将该参数与“正常值”(所谓的“讲真话”时的参数)相比较,得出被测试者的测试参数是否处于正常值的范围,从而确定被测试者是否说谎。 三、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提出: 19世纪80年代 代表人物:詹姆斯(美)、兰格(丹) 主要观点:情绪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其为情绪的外周理论。情绪的产生过程为:刺激情境——身体生理反应——情绪体验。 评价:★贡献: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存在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缺陷: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坎农——巴德学说 提出:20世纪20年代 代表人物:美国生理心理学家坎农及其弟子巴德 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质疑:(1)生理变化在各种情绪状态下并无多大差异,因此根据生理变化很难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2)生理变化缓慢,不足以说明情绪瞬息万变的事实。(3)某些生理变化可以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只能是生理状态激活,而不能产生某种情绪。 主要观点: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无助于情绪的发生,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质解除丘脑抑制的功能的结果。 评价:★贡献:第一次提出了情绪的脑定位的观点,将情绪的外周性研究推向了中枢机制的研究。★缺陷:过分强调丘脑的作用,忽视了其他中枢部位以及外周神经系统的作用,尤其对大脑的作用估计不足。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提出:在20世纪50年代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 主要观点:(1)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2)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评价:第一,这种理论强调大脑皮层的作用,超越了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学说。第二,这种理论把认知理论和情绪生理学的研究结合起来考虑,较为合理,开辟了研究情绪及情绪与认知关系的新途径。?第三,该理论在所涉及的情绪相关因素的研究中不够深入和彻底。 2、沙赫特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提出:20世纪60年代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主要观点:情绪既来自生理反应的反馈,也来自对导致这些反应情境的认知评价。人们对同一生理唤醒可以做出不同的归因,产生不同的情绪,这取决于可能得到的有关情境的信息。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香精研制年度岗位绩效考核表.docx VIP
- 麦克维尔MDM组合式空气处理机.pdf VIP
- 各种岩石矿物地球物理物性参数总结.pdf VIP
- 月饼课件介绍.pptx VIP
- 中国人炒中国股主力思维做主升_笔记.docx VIP
- 2024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传祺-传祺GA3S PHEV-产品使用说明书-传祺GA3S PHEV 精英版-GAC7150CHEVA5A-GA3SPHEV用户手册_201903071.pdf VIP
- 慢性乙肝防治治疗课件.pptx VIP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pptx VIP
- dewinter综合征医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