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溶液渗透压讲课.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知晓溶液的基本知识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压 静脉点滴输液时,为什么要使用9g/L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和50g/L的葡萄糖溶液? 溶液的浓度对人体有什么意义? 将1滴红墨水滴进一杯清水中,不久整杯水都均匀地呈现红色。 如果将红墨水看成是液体的溶质,那么这么溶质在溶剂中迅速扩散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扩散”。 那么如果扩散的不是溶质,而是溶剂呢?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定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由纯溶剂进入溶液或由稀溶液进入浓溶液的扩散现象,称为渗透现象,简称“渗透”。 定义:恰好能够阻止纯水中的水分子向浓度较高的溶液方向渗透的压力,称为“溶液的渗透压”。 半透膜:性质特殊的膜,只允许较小的溶剂分子通过,而大的溶质分子很难通过的膜。 比如:生物的细胞膜,动物的膀胱膜,毛细血管壁,肠衣以及人造的火棉胶囊、羊皮纸等等 渗透现象必备的两个条件: 1. 半透膜的存在 2. 半透膜两侧溶质粒子的总 浓度不相等 细胞膜、膀胱膜、肠衣等 二、渗透压与渗透浓度的关系 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子或原子)的数目成正比,而与粒子的性质和大小无关。 医学上把溶液中能产生渗透现象的溶质粒子的总浓度称为渗透浓度。 0.1 mol/L的NaCl 溶液的渗透浓度是多少? 相同温度下,0.1mol/L的NaCl溶液和0.2mol/L的葡萄糖溶液渗透压的比较 NaCl溶液的中的溶质粒子为Na+、Cl-, 葡萄糖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为分子, 两者的渗透浓度均为0.2mol/L 结论:只要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粒子数目相等,两者的渗透压就相等。 血浆中各溶质粒子的渗透浓度 溶质粒子 渗透浓度 m mol/L 溶质粒子 渗透浓度 m mol/L Na+ 144 葡萄糖 5.6 Cl- 107 蛋白质 1.2 K+ 5 氨基酸 2 Ca2+ 2.5 肌酸 0.2 Mg2+ 1.5 乳酸盐 1.2 HCO3- 27 尿素 4 HPO42- 2 总渗透浓度 303.7 SO42- 0.5 三、低渗、等渗和高渗溶液 医学上以人体血浆的渗透浓度为标准来定义低渗、等渗和高渗。 低渗 高渗 等渗 280 mmol/L 320 mmol/L 正常人体血浆的渗透压为720-800KPa,渗透浓度正常范围为280 mmol/L~320 mmol/L 计算9g/L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和50g/L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浓度,并判断其是低渗、等渗还是高渗溶液? 解: M(NaCl) = 58.5 g/mol M(葡萄糖) = 180 g/mol c渗1 = 2×c(NaCl) = 2×0.154 mol/L = 0.308 mol/L c渗2 = c(葡萄糖) = 0.278mol/L 将三根白萝卜条分别放入清水、白萝卜汁和浓盐水中浸泡,过一段时间后取出,会有什么样的现象? 泡在清水中的白萝卜条变硬了一点,泡在白萝卜汁中的不变,泡在浓盐水中的变软了。 用渗透压原理如何解释? 溶剂(水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向高浓度的方向扩散。 白萝卜条如此,那么人体的血浆呢?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