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宁波四位著名藏书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宁波四位著名藏书家.doc

明清时期,宁波四位著名藏书家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余姚人。明清之际杰出的史学家、启蒙思想家、藏书家,浙东学派之鼻祖。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于天文、算学、乐律、经史百家及释道之书,无所不读。康熙四年(1665),建“续抄堂”于南雷(今余姚市明伟乡黄家竹桥附近)。明末战乱之际,海内著名的山阴(今绍兴)祁承业“澹生堂”藏书楼迁于云门山化鹿寺。二十多年后,黄宗羲入山,在化鹿寺翻检图书三天三夜,挑选得珍本、善本载十捆而归。其中经书近百种,稗官史百多册,此批图书乃黄宗羲藏书之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得自钮石溪的“世学楼”,钱谦益的“绛云楼”,黄居中的“千顷堂”,郑氏的“丛桂堂”以及焦氏藏书楼和胡孝辕、孙月峰等名家藏书。晚年仍到范氏“天一阁”、曹氏“静惕堂”、徐氏“传是楼”读书、抄书。历几十年辛勤收集和整理勘校,藏书达六、七万卷之富。未及编目,垂老遭大水,死后不几年又遭大火,失去大半。其再传弟子郑性经整理得三万卷,入藏“二老阁”黄宗羲学问渊博,来自于他的丰厚藏书。他嗜好藏书,喜抄书、借书。每出走回归,常带一书童携书同返,访求足迹几乎遍及大江以南所有著名藏书家。后来祁氏“澹生堂”藏书散出,精华亦大半归于他。并与许元溥、刘城约为抄书社,世所罕见之书,多赖以得传。提倡藏书在于致用,反对只藏不用。告诫学者:“当以书明心,勿玩物丧志也”。历几十年辛勤收集和整理勘校,藏书达7万卷之多。他收集史料的方法,也影响了同代的学者如全祖望、厉鹗等人,对清代文化、学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他撰写的《天一阁藏书记》、《传是楼藏书记》等,是研究明清私人藏书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他藏书思想的核心文献。万斯同(1638-1702),字季野,学者称石园先生,浙江鄞州人,师事黄宗羲。康熙间荐博学鸿词科,不就。精史学,以布衣参与编修《明史》,前后十九年,不署衔,不受俸。《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其父万泰,生八子,世称万氏八龙。斯同系第八子,为八龙之尾。万氏藏书楼寒松斋,由宗子世守,故址在今宁波市尚书街58号。斯同博极群书而善著述,熟悉汉以下制度沿革,尤精明代史事,对史学、文学、校雠学卓有建树,为浙东学派主要人物之一。康熙十七年(1678),被荐博学鸿儒,力辞不就。次年到北京,参与修撰《明史》,在京二十余年,书十数万卷。至死旁无亲属,书全为其子弟钱名世。藏书印有一长印文:“吾存宁可食无肉,吾亡宁可发无椁,子子孙孙永无鬻,熟此直可供饘粥”、“季野读过”、“万氏寒松斋珍藏之印”等。生平著有《明史稿》五百卷、《补〈历代史表〉》六十卷、《纪元汇考》四卷、《宋季忠义录》十六卷、《南宋六陵遗事》一卷、《庚申群遗事》一卷)字绍衣,号谢山,小名补,自署鲒埼亭长,学者称谢山先生。清著名藏书家、历史学家、文献学家。鄞州(今浙江宁波)人。祖望之祖父全大程沿用此名为其书斋,原址在宁波月湖西岸(今桂井街8-9号)。乾隆五年(1740)迁青石街(今青石街8号),因年久易主,已非旧貌。全氏家族自明中叶以来,世代藏书。先世“阿育山房”藏书甚富,大半抄自城西丰坊“万卷楼”,子孙以为纸,而卖之,无一存。继而有“平淡斋”,藏书亦多,亦为诸孙之,遂难复聚。继而有“春云轩”,经两代收藏,几复“阿育山房”之旧,惜终因战乱,令付之一炬。全祖望之祖父在鄞江教书,稍购书,无钱则手抄之。后祖望遍访宁波著名藏书家,登范氏天一阁、谢氏博雅堂、陈氏云在楼、陆氏南轩书屋,又到杭州赵氏小山堂借抄,历累藏书五万卷,多抄本,冠于同年代之藏书楼。藏有南宋宝庆至明嘉靖间七种四明方志,极为珍贵。生平著述甚多,有《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答问》、《鲒埼亭集》等三十余种,凡四百余卷。其著述为后人研考四明历史和文献提供丰富资料。全祖望穷困潦倒,将随带藏书二万卷典当给仁和黄氏。辞官回乡后倍加穷困,至死无钱安葬,将余藏万余卷典籍以二百两白银尽归卢址“抱经楼”。卢址,字丹陛,一字青厓,浙江省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因连试不中,绝意进取,仿天一阁建楼聚书。以其先祖遗藏数千卷为基础,不惜悬重价求善本,朋得异书,宛转借抄,早夕收藏。其藏书得自全氏双韭山房外,还得自叶氏菉竹堂、黄氏千项堂、丰氏万卷楼、毛氏汲古阁、金氏文端楼等故家藏书。起初曾因未得内府《图书集成》而为憾,乃入都购求,书到即衣冠迎门。历三十余年积聚,藏书达十万卷之富,与范氏天一阁、郑氏二老阁相。所藏书按四部分类,自编书目共四卷。乾隆年间,县令钱维乔纂修《鄞县志》,多采用卢址抱经楼文献。同治元年(1862)太平天国军在宁波与英法侵略军激战之际,抱经楼藏书遭匪趁机尽掠,幸经同邑豪富杨棠不吝费两白银购得十之七八,无偿归还卢址。至清末,藏书尚存种。楼旧址位于宁波石板巷(今君子街18号),其构造仿天一阁,故光绪年间虽邻居失火而抱经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