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对比烘托时虚实结合.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对比烘托时虚实结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一、虚实结合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江苏卷)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实写: 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 虚写: 遥远的潇湘 凄清的猿啼 效果: 烘托 氛围 表达 情感 参考答案 : 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 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虚实结合 何为诗歌中的 “实”与“虚”? “实” 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 “虚”:则是想象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 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梦游天姥吟留别》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虚景与实景的关系 《梦游天姥吟留别》 1、二者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中心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 ,突出中心 答题步骤 1、指出实景、虚景 2、点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 3、效果:a.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感 b.互相映衬,烘托渲染情绪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欧阳修 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 ? 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 ?? 【注释】(1)开元;天宝,说天宝只是为了音律上的考虑。(2)驿使;送荔枝的驿站官差。 请从虚实角度分析下片最后三句。 答: 实写眼前所见的游人过往车马扬起的红尘,满眼佳木葱茏的骊山。 虚写当年杨贵妃缢死马嵬的悲剧,交待驿使传送荔枝这一劳民之举。 虚实对比,含蓄点出统治者淫侈享乐、乱政误国的历史教训,借古讽今,希望当今统治者能从中吸取教训。 总结: 要分清诗歌中的虚和实,注意规范答题。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 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有何区别? 用典抒情:用典是指在文章中引用、截取前人的语句或使用前人的事迹故事,借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借古讽今是引用典故以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 借古讽今是用典抒情的一种方式,借古讽今是引用前人前事等来评论当前风气、时政等;用典抒情则是着重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语句或事迹来表现出来。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