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水体环境2
第六章 水资源与水环境 第一节 水资源概论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第三节 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第五节 水环境污染控制及其管理 第一节水资源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一 、水体 二 、水质 三 、污染源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二 、水质 2. 水质指标 物理指标:温度、色度、臭味、浑浊度、透明度、总残渣、过滤性残渣、非过滤性残渣、电导率等 化学指标:pH值、矿化度、总硬度、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二 水质 2. 水质指标 污染水体:还有BOD、DO、COD、TOD 、 TOC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三、水体污染 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 国家“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十一五”重点流域包括海河、淮河、辽河、黄河中上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太湖、巢湖、滇池以及松花江流域。 第二节 水体与水体污染 四 、污染源 第三节 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一 、物理污染 二 、化学污染 三 、生物污染 二、化学污染 无机无毒:酸、碱、无机盐类。 2. 无机有毒: 1)重金属:汞、铬、镉、铅、砷 危害:富集、 致癌 2)氰化物:含CN-的物质,急性中毒死亡 3)氟化物:氟骨症、损害肾脏 3. 有机无毒:主要是需氧有机物BOD,COD 4. 有机有毒:主要是需氧有机物 三、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医院污水或污水处理厂排水排入地表后,引起病原微生物污染 四、富营养化 存在天然和人为两种类型 共性:水体中N、P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使鱼类或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质恶化的现象 富营养化作用引起的湖泊生态系统的变化 四、富营养化 危害 因优势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兰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主要类型有水华、赤潮 限制因素:氮、磷 富营养化关键:源源不断流入水体中的营养物质N、P的负荷量 关键因素:溶解氧、温度、水体的形态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废水进入水体后,立即产生两过程?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一、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特征 水污染机制 二、水体自净 水体自净过程 水体自净机制 一、水体污染 1. 水体污染特征 水体物理因素恶化 污染物富集或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物质 群落结构脆弱,可能会出现单一生物区系 一、水体污染 2. 水体污染机制 物理作用:改变物理性状、空间位置 化学、物理化学作用:成分间及发生化学性质、价态变化,但未参与生物作用 生物作用:生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及及食物链的传递作用、转化作用和富集作用 生物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又称生物浓缩,生物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指生态系统中,某中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第四节 水体污染与自净 二、水体自净 受污染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逐步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 什么时间开始? 二、水体自净 特征: 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 污染物毒性降低 重金属:溶解态→被吸附→不溶性化合物→底泥 复杂有机物→简单有机物 不稳化合物→稳定化合物 溶解氧经急剧下降→ 最低点→缓缓上升 生物种群趋于正常分布 二、水体自净 2. 水体自净机制: 稀释扩散: 河流: 湖泊: 2)耗氧与复氧作用 3)重金属的转化 溶解氧(DO):水质重要参数之一 影响因素: 再充气过程 光合作用 呼吸 有机废弃物的氧化作用 2)耗氧与复氧作用 三阶段: 易氧化有机物被化学氧化分解 生化氧化分解 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 2)耗氧与复氧作用 关键需要找到什么? 2、 水体自净机制 3)重金属的转化 重金属化合物的沉淀-溶解作用:与迁移能力有关 重金属的还原氧化作用 重金属的络合作用:羟基的络合过程 胶体化学吸附转化:是将重金属转为固相的主要途径 第五节 水环境污染控制及管理 一、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二、废水处理方法 一、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 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及减少污染源排放工业废水量 1)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 2)减少耗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