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财经科技文教等制度;一、财政收支制度 二、财政行政体制 三、经济制度 四、科技机构和管理制度 五、文教卫生机构和学校制度 ;一、财政收支制度 (一)赋税制度 起源很早,“自虞夏时,贡赋备矣”。 秦统一后,实行“黔首自实田”,规定的赋税有田租、口赋和力役三种形式。 汉代实行算赋、口赋、田租、徭役、算缗、关市等赋税形式,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赋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后各代。 ;唐代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赋税制度,以后有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三次较大的变化。 租、庸、调的各自含义 两税法:根据国家财政支出制定总税额,各地按中央分配的数额向当地人户征收,分地税和户税两种,其余租庸全部废除,实际上是按财产课税。 ;一条鞭法:张居正推行。以县为单位,将所有田赋、劳役、贡纳、杂差等一律折合成银两,分摊在本县田额之中,在法定意义上废除力役,所雇之役,均由所征的款项内支付。 摊丁入亩:雍正帝实行地丁合一征赋方法,将丁赋摊入田亩,进而废除了延续两千余年的人头税,成为古代赋役制度的最后形态。 ;(二)徭役制度 徭役制度是历代统治者征用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 古代国家一般规定20-60岁为服役年龄,但这个基本数不时出现上下浮动,最少为23-56岁,最多的则扩大到12-65岁。 达到服役年龄的男丁,每年要为国家无偿服役20-30天,有时还要增加。 ;(三)土贡制度 定义:是人民在田赋以外再以特产入贡,所贡物品从宫廷生活用品到政府公用物品,从花鸟草虫到各种手工制品,无所不有。 影响:土贡制度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掠夺,是国家使用强制力控制社会分配的一种手段。 ;(四)财政的收支与管理 古代国家的财政支出,基本上分为皇(王)室支出和国家政务事务支出两大部分。 国家政务和事务费用的支出,是维持国家机器运转和履行职能的需要。 官俸和军费开支所占的比重最大,常常是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 人头费用开支过大,是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积弊之一。 ;二、财政行政体制 (一)中央财政行政机制 司徒、治粟内史、少府、司农、户部等先后为中央财政行政机构,但职权历代各有不同。 古代国家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财政管理结构,财政管理的重点相应转移。 ;首先,从初期的国用和皇室“小府”的私用大体各占一半,逐渐发展为国用占主要地位。 其次,从简单的赋税徭役发展为多种赋役形式,盐、铁、茶、酒、矿及商税的收入比例逐步增大,也促使统治者增加各种专门财政部门以进行管理。 ;(二)地方财政行政体制 自秦汉以来,地方各级政府行政长官都要亲理财政,并设有专职的协理官吏和专门机构。 各代根据地方经济物产情况和地理位置,以及国家经济的需要,在地方上还分别设立一些专门的财政机构进行管理。 古代对财政的管理强调集中,规定地方的一切财政收入都要作为国家的收入。 地方官吏薪俸低薄,行政费用稀少,迫使地方政府必须依靠自己的创收来加以解决。 ;三、经济制度 (一)先秦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 先秦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是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由国家严格控制。 春秋时期的私人工商有很大的发展,工商业的财富也开始引起官府的重视,以征税为主的“市长”,严格控制货币的发行,甚至想方设法没收私人工商业的资产,使工商业者只能向政府屈服。 真正掌握工商者命运的是专制政府,所以许多商人千方百计要进入政治领域。 ;(二)秦以后经济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 秦汉以后工商业的发展,使政府意识到工商业的税收和利润的重要。基于此,政府一方面把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控制起来,实行专卖;另一方面在重要的商业区和交通要道设置市令和税关,对行商坐贾征收重税。 工商业的管理事宜归口到尚书省,省设专门的“曹”管理具体事务,逐渐形成以工部(起部)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并从隋唐延续到清。 ;四、科学技术机构和管理制度 (一)天文历象机构和管理制度 相传夏代就设有“羲和”,“掌天地四时”,是主管天文历法的官。 商代的贞、卜、史、巫等官与天文历法有一定关系,他们的所作所为离不开天象。 秦汉以后一直有主管天文历象的机构,还培养天文历法方面的人才。 由于天文历象工作人员人才难得,古代在法律上对他们有特别保护。 ;(二)技术生产机构和管理制度 尧舜时期就有“百工”,被认为是“司空”之属,职掌各种器物的制造。 秦汉时期,这些工匠分别隶属于各种部门,而大多隶属于皇家服务系统。 隋唐时期,技术和生产对国家与皇家各有所重,又必须兼顾。唐代以后主要为工部管理。 历代工部下属机构多有不同,随手工业的发展而完善。 ;(三)图书管理和研究机构 商周有作册负责保管图书典籍,隶属于太史竂。自此以后,太史成为掌管历法、记载王言和国家大事,并且汇编成册和储藏保管档案的专职官。 东汉时,设秘书监一职,专门主管典籍。东晋时,秘书监发展为独立的机构,专门负责管理图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BT 339-2025 北方地区 绿色食品设施莴笋生产操作规程.pdf VIP
- 基础护理学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pptx VIP
-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电子课本(附2023年教材变动内容).doc VIP
- 旅游概论-旅游者.pptx VIP
- 亚龙156A电气安装-电气培训PPT(项目二).ppt VIP
- 【公开版】《2023年美年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pdf VIP
- 《枫桥夜泊》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docx VIP
- 大类资产配置新框架,比特币和黄金:新旧时代的“代货币”.pdf VIP
- 2025年冰雪旅游行业投资回报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