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英筆譯(II).ppt
中英筆譯(一) Liang, Shu-fang Department of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Cheng Shiu University Spring 2010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 課程大綱 ?中國翻譯史簡介 ?翻譯的標準、過程、及對譯作的要求 ?英漢語言的對比 ?英譯漢常用的方法和技巧(上) (1) 詞義的選擇、引伸和褒貶 (2) 詞類轉譯法(一) (3) 詞類轉譯法(二) (4) 增詞法(一) (5) 增詞法(二) (6) 重複法(一) (7) 重複法(二) (8) 省略法 第一章 中國翻譯史簡介 佛經的翻譯 介紹西歐各國科學、文學、哲學的翻譯家 嚴復提出-信、達、雅翻譯標準 五四是中國近代翻譯史的分水嶺 (白話文代替了文言文) 魯迅是翻譯工作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範 嚴復―文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翻譯家 【2006/02/15 聯合報】歷史所不會忘記的嚴復,是翻譯家嚴復所發揮的巨大影響。… 他為譯事所立下的「信達雅」三原則,解讀歧義雖多,恐怕迄今仍是最多人奉行的準則… 嚴復的主要身分不是文學家,但他也留下不少詩文創作;他的翻譯所以一出現即造成風潮,除了當中的意念,譯筆的文學質地也絕對是關鍵。桐城大家吳汝綸便曾稱讚他的文章「往復頓挫,深美可誦」。用魯迅的話,則是「搖頭晃腦的讀起來,真是音調鏗鏘」。 /wiki/嚴復- 第二章 翻譯的標準、過程、 及對譯作的要求 翻譯的標準 忠實-忠於原作的內容 ”保持原作的丰姿”(魯迅) 通順-明白曉暢的現代語言 ”力求其易解” (魯迅) 翻譯的評鑑基準: 以原文為重心― 以經典翻譯為對象,如:中國的佛經翻譯或是西方 的聖經翻譯; 以譯文為重心― 以實務翻譯為對象,如:新聞翻譯、經貿翻譯、 操作手冊、企業年報、影片翻譯、網頁翻譯等; *公文或合約書以忠於原文為準,但書寫格式宜遵循譯文規範,以免造成與譯文語體風格不協調。 第二章 翻譯的標準、過程、 及對譯作的要求 翻譯的過程 1. 理解-(一)理解語言現象 (二)理解邏輯關係 (三)理解原文所涉及的事物 2. 表達-(一)直譯 (二)意譯 3. 校核-(一)校核譯文在人名、地名、日期、方位、數字等方面有無錯漏 (二)校核譯文的段、句或重要的詞有無錯漏 (三)修改譯文中譯錯的和不妥的句子、詞組和詞 (四)力求譯文沒有冷僻罕見的詞匯或陳腔濫調,力求譯文段落、 標點符號正確無誤 (五)通常必須校核兩遍:校核內容、潤飾文字→定稿 第二章 翻譯的標準、過程、 及對譯作的要求 對翻譯工作者的要求 (一)必須謙虛謹慎,嚴肅認真,切忌草率從事,粗枝 大葉,望文生義 (二)必須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母語與外語的水準 (三)還要注意不斷吸收和豐富各種基礎知識,對有關 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軍事、外交、經濟、 文化、科學、風俗習慣等方面,都應有較多的了 解。 Tips for translators Love language, especially your own. Learn to write well. Learn about and study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it comes from. Select and study a specialist area of expertise. Read: books, newspapers, blogs, magazines, . . . Listen: to TV, the radio, friends and family, strangers in the street, on 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