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Mo—S—H2O系 Fe-O-C系的优势区图 Ag-S-O系的优势区图 Li-S-O系的优势区图 Li2SO4-Ag2SO4二元系相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电化学反应的电位E对pH图 1. 电位—pH图绘制原理 bB+hH++ne = rR+wH2O 设水溶液中反应通式为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电化学反应的电位E对pH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电化学反应的电位E对pH图 (1) n=0,即无电子得失,反应与电位无关,只与pH有关 (2) h=0,即无H+参加,反应与pH无关,只与得失电子有关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电化学反应的电位E对pH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电化学反应的电位E对pH图 2.实例分析:Fe—H2O系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电化学反应的电位E对pH图 Fe-H2O系E-pH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电化学反应的电位E对pH图 Fe-H2O、Zn-H2O系E-pH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电化学反应的电位E对pH图 Mo-S-H2O系电位-pH图(298K, a=1)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4.2.2 绘制热力学参数状态图的理论基础 一、有关的热力学计算方法与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平衡图的计算——主要是求出各种物质稳定区的分界线。 各物质稳定区的分界线——实际上是物质间的平衡线。 平衡图的绘制——应用有关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进行大量的热力学平衡计算,以确定各稳定区间的分界线。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4.2.2 绘制热力学参数状态图的理论基础 二、相律 相律: f = c – Φ + 2 主要作用:确定平衡图中各稳定区域、平衡线以及交点上凝聚化合物的种类数。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例1. Fe—O系优势区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4.2.3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的绘制与应用 步骤一:查明系统物质的种类及其热力学性质。在2500K以内,FeO、Fe3O4、Fe2O3均为凝聚态。固体FeO、Fe3O4、Fe2O3的△fGθ值分别为: △fGθ(FeO) = -269540 + 70.275T J·mol-1 △fGθ(Fe3O4) = -1126640 + 338.48T J·mol-1 △fGθ(Fe2O3) = -848890 - 282.4T J·mol-1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4.2.3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的绘制与应用 步骤二:相律分析——根据相律分析平衡图中各平衡线、 面及各平衡线的交点上能稳定存在的凝聚态化 合物的数目。 → Fe-O系统的独立组元数为2;→ 当温度和压强都可变时,其自由度数为2;→ 其平衡状态可在一个平面上表示;→ 在平衡面上稳定存在的凝聚态化合物数为1;→ 平衡线上稳定存在的凝聚态化合物数为2;→ 交点上稳定存在的凝聚态化合物数为3。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4.2.3 热力学参数状态图的绘制与应用 步骤三:初步确定有效反应——根据逐级反应原则初步 确定的有效反应。 步骤四:热力学计算——根据热力学数据计算出各有效 反应的△fGθ值,求出lg(PO2/pθ)– T 关系式。 步骤五: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成平衡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例1. Fe—O系优势区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例2. Cu-S-O系优势区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例2. Cu-S-O系优势区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例2. Cu-S-O系优势区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例2. Cu-S-O系优势区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M-S-O系优势区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M-S-O系优势区图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碳热还原合成Si3N4产物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碳热还原合成Si3N4产物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碳热还原合成Si3N4产物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碳热还原合成Si3N4产物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碳热还原合成Si3N4产物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Mo—S—H2O系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Mo—S—H2O系 热力学公理 处于相同体系中的凝聚态(固,液)的熵值远小于气态熵值。即 关于斜率 几个典型的曲线的斜率 1)曲线的斜率小于零反应,如 关于斜率 2)曲线的斜率等于零 关于斜率 3)曲线的斜率大于零 关于斜率 4)某一温度斜率发生突变(变大或变小) 关于斜率 关于斜率 而 (溶化过程,吸热为正) 也就是说,T点以后(M发生固态变为液态的相变后)曲线的斜率比相变前增大了。 关于斜率 结论: 对于反应 1)若M在T1点发生相变,则T1点后~曲线斜率变大; 2)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项目安全技术交底范本(全套).doc VIP
- 云南2025年春季高考信息技术真题-试题.pdf VIP
- 班组长团队管理能力竞赛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环境影响报告书-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docx
- T_GDESA 1101—2021_电子竞技场馆建设规范.pdf VIP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 2.3氧化还原反应指导活页作业.doc VIP
- 46-应收款明细表模板.xlsx VIP
- 李国金-活性焦吸附工艺在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pdf VIP
- 2025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VIP
- 宋光明理论法口诀汇总(2024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