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核酸的化学 杨如意 yangruyi@mail.ahnu.edu.cn 一、核酸的概念和重要性 In 1869, Friedrich Miescher分离出核素; In 1889,Altman命名了核酸; In 1944, Avery, MacLeod和 McCarty发现 DNA是重要的遗传物质; In 1953, Watson and 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 遗传物质包括脱氧核糖核酸( Deoxyribonucleic Acids,DNA)和核糖核酸( Ribonucleic Acids,RNA ),以DNA为主。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少量DNA;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核内较少,主要作用是“转录”遗传信息。 (一)核糖和脱氧核糖 DNA和RNA只是所含的戊糖不同。RNA含β-D-核糖,DNA含β-D-脱氧核糖,某些RNA中含有少量的D-2-O甲基核糖。 (二)嘌呤碱和嘧啶碱 DNA和RNA都含有腺嘌呤(adenine, A)和鸟嘌呤(guanine, G); 两者所含的嘧啶有所差异,RNA含胞嘧啶(cytosine, C)和尿嘧啶(uracil, U);DNA含胞嘧啶和胸腺嘧啶(thymine, T)。 修饰碱基(modified base) 也称为稀有碱基(minor base ),是4种主要碱基的衍生物。 tRNA中修饰碱基较多,有些甚至可达总量的10%。 含氧碱基的异构体 含氧碱基有酮式和烯醇式两种类型的异构体,在生理pH和体内碱基主要同酮式异构体的形式存在。 (三)核苷(nucleotide) 由核糖或脱氧核糖与嘌呤或嘧啶碱生成的糖苷。 糖的第1位C原子(C1’)与嘌呤的第9位N原子和嘧啶的第1位N原子相连。 修饰核苷 修饰核苷包括三种情况: (1)由修饰碱基和糖组成的核苷; (2)由非修饰碱基和2-O-甲基核糖组成的核苷; (3)由碱基与糖连接方式特殊的核苷。 (四)核苷酸 核苷酸是核苷的磷酸酯。核苷的2’,3’ , 5’都有-OH可以和磷酸形成核苷酸;而脱氧核苷只有3’ 和 5’-OH可以形成核苷酸。 体内游离的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 腺苷(一磷)酸AMP、鸟苷酸GMP; 脱氧胞苷酸dCMP、脱氧胸腺苷酸dTMP。 DNA或RNA被酶水解后,除5’-核苷酸外还有3’-核苷酸。 5’-腺苷酸写作:pA; 3’-鸟苷酸写作Gp;2’-磷酸酯写作Cp2’ 。 核苷二磷酸:ADP、GDP、CDP、UDP 核苷三磷酸:ATP、GTP、CTP、UTP 核苷酸的作用 ATP:化学能的贮藏和利用(高能磷酸键) UTP:糖的互相转化与合成 CTP:磷脂的合成 GTP:蛋白质和嘌呤的合成 辅酶Ⅰ-NAD+、辅酶Ⅱ-NADP+、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是一些激素发挥生理作用的媒介物,如Ca2+、cAMP(环化腺苷酸)。 cGMP是cAMP的拮抗物。 寡核苷酸多磷酸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五)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DNA和RNA都是没有分支的多核苷酸长链。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为3’,5’-磷酸二酯键。 磷酸和戊糖交替出现在主链上。 DNA和RNA都由于具有磷酸基团而带负电性,在电泳时向正极移动。 DNA和RNA都有方向性。 核酸的一级结构 各核苷酸残基沿多核苷酸链排列的顺序(序列)称为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酸的多样性:核苷酸的数目、比例和序列的不同构成不同的核酸。 一级结构可以用碱基序列来表示。 DNA分子中核苷酸的序列测定 英国Sanger,1975年加减法,1977年末端终止法 美国Maxam和Gilbert,1977年化学断裂法 核苷酸的写法 pA:磷酸位于5’位;Ap:磷酸位于3’位。 表示核酸酶的水解位置和产物时用简写如pApCpGpU、pApCp、GpU。 三、DNA的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DNA是由4种dNTP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这些脱氧核苷酸在分子中的排列顺序(序列)。 (二)DNA的双螺旋二级结构 DNA双螺旋结构是由Watson和Crick于1953年提出的。 1.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1)X射线衍射数据 Wilkins和Franklin发现不同来源的DNA纤维具有相同的X射线衍射图谱,说明DNA可能有共同的分子模型。 模型说明DNA具有两条螺旋结构,并且沿长轴有0.34nm和3.4nm两个重要周期性变化。 (2)关于碱基成对的证据 Chargaff等应用层析法发现DNA中的A与T的数目相等,G与C的数目相等;后人又发现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而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 Chargaff 发现 a. 不同生物中的DNA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不同,这一发现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