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关于人才强国战略问题.docVIP

高考历史专题关于人才强国战略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专题关于人才强国战略问题

关于人才强国战略问题 一、背景材料 1.2004年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中国科协第六届全委会第四次会议上讲话指出,各级科协组织要紧紧围绕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中共十六届二次全体会议于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要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实行公平竞争,完善激励制度,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促进人才流动。积极引进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 3.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于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4.胡锦涛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 ①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②坚持改革创新,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③以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 ④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 二、学科关联 1.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 ⑴中国历来重视人才,注怠发挥人才的作用,中国古代出现的几次封建盛世局面都与统治者注意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分不开,对人才重要性的论述也较为多见,比如: ①周文王任用姜尚、周公旦改革政治和军事,发展农业生产,重用人才,壮大兵力,作好了灭商的准备,为后来武王伐纣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以达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目的;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借以发展齐国势力。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③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④西汉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的威胁。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⑤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有贤相有房玄龄、杜如晦等;名将有李靖、李勣等;著名的谏臣有魏征等,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⑥武则天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⑦唐玄宗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人担任宰相,如姚崇、宋璟、张九龄等,采取精简官吏,定期考核等措施;大兴文治,发展科举,设集贤院,广聚学者,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⑧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以改革时弊。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宋仁宗采纳大部分意见,施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 ⑨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⑵杰出人才的出现,有赖于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培养机制的构建,这主要表现在教育政策的调整、教育制度的创立发展、教育机构的设置完善等方面。此类知识有:周代“学在官府”;孔子发展私学;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唐代中央、地方官学机构的创办和专业学校的设立;王安右整顿太学等。 ⑶杰出人才的出现,还有赖于对其的发现和选拔,中国封建社会选官制度的沿革是其主要表现之一。此类知识有:汉代的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朝开始采取,唐、宋、明不断加以补充、调整和发展的科举制。 2.中国近代现代史相关知识: ⑴近代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产生了大批杰出的人才。 ①有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官兵,遍布历次侵华战争的过程中。 A.鸦片战争中的陈连升、关天培、葛云飞、郑国鸿、王锡鹏、裕谦、陈化成; 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等; C.抗日战争时期的蔡廷锴、蒋光鼐、杨靖宇、张自忠、左权等。 ②有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而涌现的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如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