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农业: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一)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 探索阶段:30年代初英国农学家A霍华德提出有机农业概念并相应组织试验和推广,1942年美国罗代尔(J.I.Rodale)创办了第一家有机农场,并于1974年在扩大农场和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罗代尔研究所。 关注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 稳步发展阶段 9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的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的地位也得以确立,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二)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 生态农业面积 据德国生态与农业基金会统计,2002年末世界生态农业面积达2300万hm2,比2000年增长了31.4%。生态农业遍布几乎世界各国,在耕地中的比重和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场都在增长。目前在世界上实行生态管理的农业用地以澳大利亚生态农业用地面积最大,拥有1050万hm2,其次是阿根廷和意大利,分别有3l9.2万hm2和123万hm2。生态农地占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欧洲国家普遍较高,亚洲国家生态农地面积较小,在总计为4万hm2的生态农地中,土耳其占1.8万hm2,日本占5000 hm2,以色列和中国各约4000hm2。 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2、生态农产品产值 据国际贸易中心(1TC)报道,除德国外,欧洲生态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有法国、英国、荷兰、瑞士、丹麦和意大利,产品种类包括作物产品、奶制品、肉类、水果等。 2003年澳大利亚有机食品销售额为1亿澳元,国内市场有机食品销售量每年增长速度为60%。2005年德国生态食品销售额为40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4% ,约占全部食品市场销售额的3%。德国生态食品市场占整个欧盟的30%,德国是生态食品的消费大户。据测算,2002年美国有机农产品零售额达到110亿~130亿美元,年增长率在15%~25%之间,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农产品销售市场;日本农林水产省估计2000年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最高不超过2.5亿美元。 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3、生态农产品需求 美国199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87%的美国商店购买者愿意购买与常规食品同样价格的有机食品,;瑞典绿色食品被称为生态食品。2001年据瑞典《南方瑞典日报》报道,瑞典绿色食品的销量1997~2001年的4年来激增了30%以上。全国绿色食品的销售额从1997年的6.5亿瑞典克朗左右增加到2000年的近10亿瑞典克朗。 2005年一些国家的有机食品在整个食品销售的份额中占到5%~10%。瑞士、丹麦,瑞典,英国等欧洲主要的有机食品消费市场每年消费量增加率超过l0%。英国权威认证机构——土壤协会预计,在2010年前,英国有机食品和饮料的销售额将达到25亿~30亿英镑。 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三、国外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措施 应用现代农业机械,作物新品种,现代牲畜管理方法和水土保持技术以及先进的有机废物和作物秸秆的管理技术。 完全不用或极少用化肥,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 采用豆科绿肥和覆盖作物为基础的轮作,通常豆科作物占总面积的30-50%,轮作形式与30年代到50年代的轮作制相似。 绝大多数生态农场不用有壁犁耕作,通常使用凿形或圆盘形装置浅耕,只将土壤混合一下,但不把土壤翻过来。 采用梯田,带状或等高作业等方式保持土壤免受侵蚀。 氮素营养主要来源于豆科固氮,牲畜粪便和作物秸秆,只对特别需氮作物有限地用点化肥。 农田病虫草害主要通过轮作,中耕和保护天敌来控制。 四、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1)整体效应原理:从农、林、牧、渔、等若干亚系统的具体条件出发,运用优化技术,合理安排结构,使系统总体功能达到最大化。 2)生态位原理:引入物种占据空白生态位、不同生物占据不同生态位(立体模式)。 3)食物链原理:食物链加环、解列,使生物能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