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 【反对之示例】 “冲击—反应”模式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观”,夸大了西方冲击的历史作用,美化侵略,是片面和狭隘的历史观。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理应受到严肃地批判。 “冲击—反应”模式是西方资产阶级企图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世界的一种意识形态,把欧洲(主要是西欧)的历史看作是世界历史的主轴和主要动力,贬低和歪曲中国与其他非欧洲国家的历史地位和成就。“欧洲中心论”的错误主要是宣扬欧洲种族和文化的天生优越性,否定人类文明的多元性。 近代中国的问题,首先是中国自身的问题,其历史重要性的判断尺度也只能是中国自己,而非西方。中国之所以在回应西方挑战时反应迟缓,并不仅仅是由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同时也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所面临的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即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两大迫切的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近代化。中国近代化的根本动力是中国内部的张力,应该从中国内部寻找原因,而不是单纯从外因——西方冲击来考虑。 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救亡图存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是在甲午战争之后,而不是西方的冲击。梁启超先生总结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三个阶段: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这一历程无不彰显中国从“自强”、“求富”到建立“民主共和”的奋斗历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屈辱史,更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反抗外来侵略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头等大事,没有民族独立,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我们绝不能夸大西方冲击的历史作用,更不能为美化侵略所蒙蔽。 【赞成之示例】“冲击—反应”模式有其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冲击了中国根生蒂固的自然经济,使之逐渐解体;改变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 (2)政治: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面对西方冲击,中国发生一系列社会变革,诸如学习西方、改革旧制的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次反应)、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相继兴起;总理衙门、招商局、银行、邮政局、新式军队、同文馆等机构相继产生;派驻外使节、成立政治学会,等等,新现象接连出现。 (3)对外关系:从闭关锁国的“朝贡体系”到被迫打开国门;改变了中国“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4)思想文化: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首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陈旭麓先生认为,此时中国士大夫已经承认西学的地位。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华尊夷卑”的文化观念和“中国中心”的地位;改变了对西方无知的状态和歧视态度,等等。 (5)社会转型:近代中国在衣食住行、派遣留学生、出版报刊等方面逐渐迈向近代化,等等。 【批判中的借鉴之示例】 “冲击—反应”模式在解读近代中国历史时,具有某种合理性。即便是今天,这种范式也并非全然失效。“晚晴时,内部的挑战与外部(西方)的挑战相比,其意义也许更为重要” 。近代中国的问题,多数中国学者认为:中国的情景以及中国方式的回应,只有置身与中国自身的历史中才能真正洞察其原因。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问题?将其分层处理也许是最恰当的:在外层带(就地理或文化意义而言),诸如通商口岸、现代工商业、大众传媒、基督教会等的出现,确实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在中层带,像太平天国革命、同治中兴、晚清新政、辛亥革命、联省自治、工农武装割据等,都不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而是经西方催化或赋予某种形式与方向的古老而又新鲜的历史现象,在内层带,如人口土地资源、内地和乡村的宗法关系、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底层的骚乱、匪患等等,基本没有受到西方文明的侵染,继续保持这自己亘古未变的外部标志与内在象征。这样,对不同层带的问题做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而不是用一个有效半径无穷扩张的抽象模式笼而统之,将更接近历史本来的真实面目。 近代中国经济成份的结构: 多元史观解读中国近代史上通商口岸的开放 1.从革命史观看,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和开辟租界,把它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也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2.从现代化史观看,通商口岸的开辟,客观上冲击着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它成为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着带头作用。 多元史观解读中国近代史上通商口岸的开放 3.从全球史观看,通商口岸的开放,使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4.从文明史观看,通商口岸开放,有利于接触西方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它是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必修第二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共8张)剖析.ppt
- 浅析葡萄酒庄园旅游的生态模式剖析.ppt
- 浅析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模具部的采购合理化途径剖析.doc
- 人教必修第二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共张)剖析.ppt
- 浅析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剖析.ppt
- 浅析信息化对物流企业的影响剖析.docx
- 人教必修第二第三节伴性遗传(共张)剖析.ppt
- 浅析云冈石窟中表达的北魏建筑剖析.doc
- 浅析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剖析.ppt
- 浅析中国茶产业国际竞争力剖析.doc
-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态工程与生物安全第1章第2节我国的生态工程教案中图版选修3.doc
- 2022-2023学年小升初英语易错点专练06完形填空15篇(广州教科版专版含答案)2.docx
- 期中专项四年级英语下册(含答案)3.docx
- 期末卷(二)(含答案解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4课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一讲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原卷版).docx
- Unit1限制性定语从句语法讲义人教版高一英语学生版213.docx
- 2023年宁波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科学模拟卷(八).docx
- 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2.pptx
- 高中政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docx
- 体悟民间故事中的幸福--五上《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