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晨会小讲课.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是一种发生于胸膜间皮细胞和纤维组织细胞的罕见肿瘤; 其恶性程度较高,发病率占整个胸膜肿瘤的5%,约占胸膜原发肿瘤的80%。 根据形态学、病理学和生物学行为可分为: 局限型良性胸膜间皮瘤; 局限型恶性胸膜间皮瘤; 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 局限型胸膜间皮瘤:起源于胸膜表层下组织常呈纤维瘤或纤维肉瘤样,无上皮成分。 弥漫型恶性胸膜间皮瘤: 上皮型(50%-60%); 纤维肉瘤样(7%-10%); 混合型(由上皮样和肉瘤样二种成分混合,每种成分超过。 石棉接触史:大约80%的MPM有石棉接触史,与MPM有关的石棉包括:青石棉(最主要)、温石棉、铁石棉。 SV40:是一种恒河猴内源性的DNA肿瘤病毒; 其它因素:化学因素、慢性炎症等。 逐渐出现的呼吸困难和胸部疼痛; 起病较为隐匿,多见右胸; 胸腔积液(95%)----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多为血性。 胸膜增厚:单侧或双侧局限性、不规则胸膜增厚,单侧多见,边缘呈锯齿状、结节状、波浪状、驼峰样或小丘样。少数表现为包括叶间胸膜与纵隔胸膜在内的广泛胸膜增厚。 胸膜肿块:单发肿块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光滑整齐,偶有囊变坏死,无钙化及空洞。最小仅1~2 cm,最大者可达20 cm以上,肿块基底部较宽,呈浸润性生长,位置靠近胸壁、纵隔、横膈及叶间胸膜 胸腔积液 :可为少量或大量胸腔积液,多伴有胸膜肿块或胸膜增厚。 冰冻纵隔:是公认的弥漫型胸膜间皮瘤典型改变,指纵隔位置不因胸腔积液而移位甚至偏向积液侧,或患侧积液量不减少而同侧胸腔逐渐缓慢塌陷。 胸膜斑 :是胸膜间皮瘤的早期信号。 X线平片:胸部X线平片是检查最简便、实用的方法。 胸腔内渗出或 有弥漫性胸膜 增厚,表现为 凹凸不平、波 浪状或驼峰状 高密度阴影。 CT:能很好地观察胸膜肿块、胸膜不规则增厚、胸膜多发强化结节和胸腔积液等恶性胸膜间皮瘤主要征象,对胸膜细小结节、肺内转移灶、肋骨轻微骨质破坏以及肿块内细微钙化的显示效果佳。同时,CT是最常用于评估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方法。 患者,男性,21岁,右侧胸痛5天,呈阵发性刺痛,无发热、畏寒及咯血。 ? 手术记录:右侧胸腔巨大肿瘤,质硬,包膜基本完整,瘤体侵及右肺下叶及部分膈肌,右前后胸壁粘连,右肺下叶不张。 病理:恶性胸膜间皮瘤。 胸膜来源的肿块需与肺内肿块蔓延至胸壁相 鉴别: 肿块体积小时,与胸壁夹角为钝角,而肺内肿块一般与胸膜夹角为锐角。 另外一个重要鉴别点是胸膜来源的肿块,一般边界清楚无毛刺征,而肺内肿块一般边缘不整,可见毛刺征 胸膜转移瘤:较常见,可表现为胸膜孤立性或多发性肿块,胸膜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肿块强化,常合并胸水,多合并肺内转移及肋骨破坏。MPM,少见,单侧胸膜出现病灶多见,患侧胸廓体积缩小伴纵膈固定,可见石棉肺改变,较少出现肺内转移及肋骨破坏。 胸膜结核:典型的胸膜结核可表现为胸膜弥漫性增厚和局部增厚形成肿块,可见钙化及干酪样坏死,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常合并胸腔积液。 综上所述,当出现单侧弥漫性胸膜增厚(厚度≥1cm)伴胸腔积液、纵隔固定、患侧胸腔体积缩小等征象时,要首先考虑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