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学教程】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古诗文阅读”能力提升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二部分 第二章
第四节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提升]
[限时45分钟]
1.(2013·重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酬孝峙①
(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 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1)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折腰久矣谢无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解答时首先应关注诗句本身,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不仅要关注人物的肖像,更要注意诗句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的精神风貌。本词中的人物形象即词人的自我形象。上片一、二句是对作者的外貌刻画,结合作者所处时代来看,词人自己显得与众不同,短发长须、眉毛棱角高突,病容憔悴怪异,这与当时清初人们的长辫有明显差别,这也正是作者精神思想的表现,表示出自己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态度,说明自己不忘明朝遗民的身份,体现了作者的勇气和傲岸的民族气节。尽管此时生活环境恶劣艰苦,但自己的意志就如山上石罅中生长的青藤一样坚韧顽强。人物形象刻画的手法在词中比较容易找到的是外貌描写和比喻的修辞。
(2)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能力。由“折腰”一词可以马上联想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的典故,故“折腰”指做官。解答时首先解释清句子的表面意思,根据字面意思可以分析出“久矣”是回想自己从前做官与陶渊明有同样的“久在樊笼”之感;“谢无能”既是才拙的自谦之语,又是厌恶尘世的牢骚之词,借此表明自己不屑于清廷的笼络,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结合“字字冰”也可联想到“一片冰心在玉壶”,字字如冰可消酷暑,又表现词人初衷不变,晶莹、澄澈、纯净的志节。
答案 (1)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此句意谓:我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职,则以没有能力为借口来推辞。表现了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③。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把握“感情”,一要看标题,二要看意象,三要看典故,另外注释也不能轻易放过。
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古诗中抒情以借景抒情为多,除非纯写自然景物,怀古诗、思乡诗等一般总是寓情于景,或寄景抒情或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考生要明确间接抒情常见的几种手法。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答案 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蓟门①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②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 ①蓟门,即蓟门关,古时北京东面防卫门户之一,在今河北省境内。②笳鼓:笳声、鼓声,借指军乐。
(1)从全诗看,“客心惊”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