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概论
一、法学的概念
(一)法学的词源及其演变
1、西文中的法学
2、汉语言中的法学:“刑名法术之学” “刑名之学”
(二)法学的定义
1、西方法学定义的演变
·古代:法学是神事和人事之知识,正与不正之学问。(乌尔比安 公元160---228)
·近代:法学者,从正义而生活之学科也。(格劳秀斯1583--1645);法学者,权利之学也。(莱布尼兹1646--1716)
·现代:法学是以法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学问的总称。
2、 中国法学法学定义的演变
1)旧中国法学定义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之学法学者,研究关于权利义务之系统的、一般的及合理的学科也法律科学者,非指对于纯理的学问之经验的科学,益不外乎以现行法之解释为主要。
2)新中国关于法学的定义
法学是专门研究国家和法的科学;法学是专门以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知识和学科的总称。
二、法学研究对象
(一)法学以法律现象为表层研究对象
法律现象的内容:法的产生、存在和运作的各种表现形式。
1、静态现象:
1)法的产生现象
2)法如何存在:宏观方式;微观方式
2、动态现象:法制定后的作用,具体包括法的适用、遵守、监督以及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
(二)法学以研究法规律为深层对象
三、法学体系
(一)概念:亦称法律科学体系或法学理论体系,是在一定法学思想和原则指导下,由所属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或系统。
(二)法学体系结构
理论法学 ;应用法学 ;法律史学 ;比较法学 ;边缘法学
四、法学历史
1、西方法学历史发展过程(7个阶段)
· 古希腊罗马时期
· 中世纪神学统治下的时期
· 13----14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学
· 17世纪开始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学
· 18世纪末、19世纪初资产阶级制度确立时期的法学
· 19世纪的法学
· 20世纪中后期(西方法学的振兴时期)
2、有关西方法学流派的介绍
1)实证法学派:规律不能被认识,只承认经验事实或经验现象
社会法学派 分析法学派
2)自然法学派
古代自然法学派 中世纪自然法 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
古典自然法学派 新自然法学派 代表人物:马里旦 罗尔斯
3、自然法学派主要观点:
政治、法律乃至经济的发展应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强调法的价值取向;法的公平、正义、理性;实在法(人定法)应服从自然法(应然法),服从公平、正义等根本理念。
4、实证法学派主要观点:
研究“确实存在的”东西,追求“确实存在”的知识。否认有先验的理念存在。严格分开“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律”和“应当是这样的法律”;否认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必然联系。
五、法学的研究方法
价值分析方法、社会调查方法、逻辑分析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方法
(一)价值分析方法
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价值分析,设立法的理想模式或提供改革方案。
(二)社会调查的方法
一位波兰社会学家向路人询问,红灯时,若周围没有汽车,他们是否会过马路。40%说他们从来不,32%说他们只是偶尔这样做。
该社会学家然后问人们为什么服从,16%说怕罚款,36%说喜欢秩序,20%认为是习惯。
(三)逻辑研究的方法
从原有的概念或规则中推导出新的规则,从法律自身去研究。
(四)历史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历史的纵向考察,划出一个曲线,为立法者提供一个参考。
(五)比较的方法
第一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的词源
一、西文法的词源
二、中文法的词源
抽象的精神原则:父慈 子孝 兄友 弟恭 夫义 妇从
三、中西文法的比较
相同点:公正、正义
不同点:中国 刑
西文
原因:观念的形成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密不可分。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责任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一、法是调整行为的规范,对行为的概括性调整、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
二、法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的社会规范,具有普遍拘束力。
三、法采取权利义务双向调整机制
四、法具有程序性
五、法的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第三节 法的本质
一、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阶级性)
二、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国家意志性)
三、法以物质生活条件为基础(物质制约性)
生产方式 权利要求 社会认可 习惯权利 国家认可
注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台州市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研究报告.doc
- 太白山俱乐部运营规划方案(原创)研究报告.doc
- 太仓市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研究报告.doc
- 太钢焦化废水处理站改造方案研究报告.doc
- 太湖广场站施工组织设计研究报告.doc
- 太湖营养状态的区域分布特征研究研究报告.doc
- 太平畈乡中心学校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doc
- 太平膨润土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研究报告.doc
- 太阳能XX终端促销手册研究报告.doc
- 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研究报告.doc
-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四篇) .pdf
-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pdf
- 必威体育精装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pdf
- 机关借调人员工作鉴定_借调人员工作情况总结 .pdf
- 必威体育精装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5页).pdf
- 新教材2024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一编专题复习攻略专题八实验第17讲.pdf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怀文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道德与.pdf
- 必威体育精装版2024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pdf
- 新统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课《插上科学的翅膀飞.pdf
- 关于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的讲话稿必威体育精装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