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外科总论
1.(1)周代中医外科成为独立专科如“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晋末.《刘涓子鬼遗方》龚庆宣撰
(3)华佗乃中医外科学鼻祖,创立麻沸散,进行死骨剔除术,剖腹术等
(4)最早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脏器疗法、葱管导尿)
(5)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地方性疾病,甲状腺肿
(6)两晋南北朝,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7)明清陈司成《黴疮秘录》我国第一部梅毒专著
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影响较大的三大流派:正宗派、全生派、心得派
正宗派:以陈实功《外科正宗》为代表
《外科正宗》一书详载病名,各附治法,条理清晰,十分完备,自唐到明的外科治法大多收录,因此后人有“列证最详,论述最精”的评价
特点:①重视整体观念 ②内外兼治,手术与药物相结合 ③丰富了消托补三大原则④重视调理脾胃 ⑤精于外科与手术
(2)全生派:以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为代表
①以阴阳为辩证论治纲领;②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丹药及刀针;③主张以“阳和通凑、温补气血”的原则治疗阴证。如阳和汤、醒消丸、犀黄丸、小金丹
(3)心得派:以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
①用三焦辩证提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联系和规律,确立了“审部求因”的诊治规律。A、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B、疡科之证,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C、疡科之证,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多发于中也;
②将温病学说用于临床治疗中,主张以卫气营血辩证为主
3.疾病命名原则:
(1)以部位命名:颈痈、背痈、腿痈、乳痈、子痈、对口疽;
(2)穴位:人中疔、委中毒、环跳疽、膻中疽;
(3)脏腑:肠痈、肺痈、肝痈;
(4)病因:破伤风、冻疮、漆疮、水火烫伤;
(5)症状:翻花疮、浸淫疮、脓疱疮;
(6)形态:蛇头疔、岩、鼠乳、鹅掌风;
(7)颜色:丹毒、白驳风、黧黑斑;
(8)疾病特性:烂疔、流注、面游风、湿疮;
(9)范围大小:小者为疔,大者为痈,更大者为发;
(10)传染性:疫疔、梅毒;
(11)病程长短:千日疮、走马牙疳。
(12)两种命名方法(部位和疾病特征):乳岩、肾岩翻花等。
4.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也称为外疡。古代称外科为疡科,称外科医生为疡医。
疮疡:广义是指一切体表浅显外科疾患的总称,狭义是指发于体表的化脓性疾病。
肿疡:指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
溃疡:指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创面。
痈:痈者,壅也。气血被邪毒壅聚,蕴结成痈。痈有外痈、内痈之分。外痈是指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如颈痈、腋痈;内痈是指生于脏腑的化脓性疾病,如肝痈、肠痈等
疽:疽者,阻也。指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分有头疽和无头疽两类。有头疽多发生在肌肤间,相当于西医的痈;无头疽多发生于骨骼或关节等深部组织,相当于西医的骨髓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
胬肉:是指疮疡溃破后,过度生长而高突于疮面或暴翻于疮口之外的肉芽,影响疮面愈合,可用平胬药物治疗或剪除。
痰:是指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或软或硬,或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为有形之物积聚,多属阴证。
毒:凡能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致病因素统称为毒。
顺证:“顺”就是正常现象,但并不是指生理功能的正常情况,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按着顺序出现应有的症状者,称为“顺证”。
逆证:“逆”就是反常的征象,外科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依顺序而出现不良症状者,称为“逆证”。
5.局部的气血凝滞,营气不从,经络阻塞,以致脏腑功能失和是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理,而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
6.中医外科学诊断特点:中医学的辨证体系为基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早于辨证,先辨病后辨证。
辨病: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注重整个病程的病理变化特点,注重某个疾病本身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个性”。
辨证:把握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注重疾病某个阶段,某个特定环境的症候群。
7. 阴阳辩证的具体内容:
阳 阴 发病缓急 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病位深浅 发于皮肉 发于筋骨 皮肤颜色 红活焮赤 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 灼热 不热或微热 肿胀形势 高起 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 肿胀局限,跟脚收束 肿胀范围不局限,跟脚散漫 肿块硬度 软硬适度,溃后渐消 坚硬如铁或柔软如棉 疼痛感觉 剧烈 不痛、隐痛、酸痛或抽痛 脓液稀稠 溃后脓液稠厚 稀薄或纯血水 溃疡形色 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全身症状 初起常伴有形寒发热、口渴,纳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