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力模型环青海湖区域规划与开发战略分析.doc

基于重力模型环青海湖区域规划与开发战略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重力模型环青海湖区域规划与开发战略分析

区域分析与规划论文城市旅游规划论文 基于重力模型的环青海湖区域规划与开发战略分析 内容提要:对环青海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运用重力模型计算该地区各县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据此确定环青海湖区域经济中心并提出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战略措施:(1)将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结合,培育区域增长极。(2)依托交通轴线,实施点轴开发,完善城镇等级体系。(3)走新型城镇化道路。(4)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推进流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重力模型;增长极;点轴开发模式;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合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区域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统筹区域发展已放在突出位置,统筹就是强调要协调发展,因此区域调控成为政府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经济区的划分作为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重要工具,是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和区际协作,引导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的基础,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区域开发、经济投资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1]。   一、环青海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区位条件分析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交汇地带[2],是世界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环青海湖地区地处青海省农牧结合部,距省会西宁市130公里,东接全省经济重心河湟谷地,西连柴达木盆地,是青海进入新疆、西藏的重要通道。环湖北岸有青藏铁路、青新公路315国道,南岸有109国道通过,交通比较便利。该区域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自然资源相对富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草地资源;以青海湖为依托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特色突出,在全省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   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环青海湖地区四县行政区域面积5.58万km2,占全省面积的7.75%。2008年末人口22.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4.11%,国内生产总值553 411万元,占全省的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 272.41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0倍(见表1)。   环青海湖地区经济发展既具有优势和各种机遇,也面临着很大的生态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总量小、质量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来看,刚察县和共和县仍以农牧业为主。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来看环湖各县绝大多数劳动力仍滞留在第一产业,产业偏离度很高,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区域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见表1)。地区GDP(万元)人均GDP(元)人口(万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城镇化率(%)   海晏县141699416763.46.167.9∶2640.8∶17.2∶41.938.2   刚察县49449114994.341.314.9∶43.870.4∶0.5∶29.134.9   共和县1893981445713.118.845.7∶35.562.6∶3.5∶33.934.4   天峻县172065860322.09.180.9∶1076.2∶2.2∶21.625   青海省961520017389552.91155∶3444.5∶21.3∶34.240.86   (2)区域内四县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从表1可以看出海晏县和天峻县人均GDP分别达到41 676元和86 032元,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刚察县与共和县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共和县总人口13.1万人,天峻县仅2万人,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从产业发展情况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最高的刚察县为40.8%,最低的海晏县为6.1%,非农就业比重最高的海晏县达到59.1%,最低的天峻县仅23.8%。四县城镇化水平差距也很大,海晏县城镇化率为38.2%,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而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天峻县仅25%(见表1)。   (3)环青海湖区域缺乏经济增长极。   城镇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支点和人口聚集的平台。经济区域需要有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力并对区域腹地发展有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但是环青海湖地区没有一座城市,只有11座城镇,除共和县恰卜恰镇之外,其余城镇规模过小,缺乏增长极导致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与其他区域的竞争力和协作发展能力。   (4)环青海湖区域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不协调,区域内缺乏有效合作。   环青海湖地区四县毗邻青海湖,县域间相互接连,在资源禀赋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互补性,具备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因此青海省经济区划中将其划分为一个经济区,并于2007年成立了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以促进自然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综合利用。但是环青海湖经济区四县在行政区划上分别隶属于海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