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面瘫的针灸治疗思路.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 1、面神经解剖 2、临床表现 3.常规治疗 4.难治性面瘫定义及病因 5.难治性面瘫的针灸治疗 6.难治性面瘫的西医治疗 7.难治性面瘫的预防 概述 面瘫是以口角或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症,又称口角喎斜或口眼喎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发病部位在一侧面部的表情肌。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病名:“口歪”、“口僻”、“歪嘴风” 颅内观面神经走行 面神经颅外段 周围性核下性面神经受损主症表 周围性面瘫主要症状 1.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 2.病侧不能作蹙额、皱眉、闭目、露齿、鼓颊和撅嘴等动作; 3.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耳下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及涎腺分泌障碍,听觉过敏等症状。 分期治疗 ?1.急性期: 起病1周内,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水肿,改善局血液循环,减少神经受压为原则。 具体可选用激素,抗病毒药物,神经营养性药物等,以及理疗等治疗。 ? 分期治疗 ?2.恢复期: 从2周-3个月,此期主要使神经传导恢复和加强肌肉收缩。 治疗:(1)电刺激、电按摩、离子导入。(2)针刺疗法。(3)保护角膜的措施。(4)中药:活血化瘀,调气补血为主。 ?3.后遗症期: 指3个月后面瘫仍不能恢复者,可按损伤性面瘫处理。(药物治疗很少有效)。 早期的激素冲击疗法 1.急性期的激素冲击疗法: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10mg 静滴5-7天 特别是针对伴有耳心、耳后疼痛者,即使过了急性期也要用激素,缓解面神经水肿和血管痉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早期的激素冲击疗法 2.口服: 强地松片 40mg po bid 用5天; 强地松片 30mg po bid 用1天; 强地松片 10mg po bid 用1天; 强地松片 5mg po bid 用1天; 强地松片 5mg po qd 用1天; 早期抗病毒疗法 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0.2g 口服 更昔洛韦0.5g 静滴 眼部用药: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 普拉洛芬滴眼液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其他 1.营养神经: B族维生素 鼠神经生长因子或者腺苷钴胺注射液 甲钴胺片 2.改善免疫 1.针刺 治则:祛风散寒,疏调经筋。 以取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及方义: 攒竹 阳白透鱼腰 地仓透颊车 四白 颧髎 合谷 昆仑 随证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 人中沟歪斜加水沟 鼻唇沟变浅加迎香 体弱者配足三里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亦可温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合谷穴可取健侧穴位。10 次为l疗程。 操作注意: 最初1周内,少针、浅刺,取穴以邻近或远道取穴为主,如风池、风府、大椎、合谷。 病变1周后,常以瘫痪侧穴位为主,配合足三里。 恢复期:电针 2.中药辨证施治: 风寒袭络——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风热袭络——银翘散/大秦艽汤加减 风痰阻络——牵正散加减 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加减 周围性面瘫恢复规律性探讨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部位越高。面神经受损程度越大,恢复越慢,疗程越长。发病部位越低,面神经损害相对较小,恢复相对较快。 临床研究发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鼓索以下(含茎乳孔及以远)(FP4)段恢复时间最短,疗效最好;而镫骨肌支以下到鼓索(FP3)段疗效较好,疗程稍长。膝状神经节以下到镫骨肌支(FP2) 膝状神经节及以上损害(FP1)恢复时间最长,疗效最差,疗程偏长。 治疗方法 1.艾灸法 2.罐法 3.皮肤针、火针法 4.穴位贴敷法 5.穴位埋线 6.穴位注射 7.A型肉毒毒素注射法 8.面神经减压术 9.乳突减压术 1.艾灸法 1.艾灸患侧面部: 取穴:同针刺取穴,每次2-3穴; 直接灸或隔姜灸:灸前先于穴位处涂以少许万花油,每穴灸3~5壮。 2.盒灸背俞穴:以温补脏腑之气,增强抵抗力。可配合足三里温针灸。 3.艾灸配合刺络:患部先皮肤针叩刺以不出血或轻微出血为度,然后再在这些部位行艾条悬灸。鼓舞振奋局部经脉之气,使局部行气化滞,活血和血。 注意事项:防灼伤。 2.罐法 1.刺络拔罐:七星针叩打局部皮肤,以轻微潮红为度,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