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俄语教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略-.docVIP

中国俄语教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略-.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俄语教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略 摘 要:中国俄语教学始于清朝康熙年间,先后经历了早期、建国前、建国后、改革开放后4个时期,至今已走过了近300年的历程。回顾历史,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盛衰的过去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分析现状,喜忧参半,成绩与问题并存,无论是优,无论是劣,都发人深思;展望未来,在担忧的同时,更是充满了信心,只要我们按照“完善一个规划、注重两个过程、抓紧三个教育、搞好四个建设、培养五种能力”的发展方略走下去,中国俄语教学一定会有一个光明、健康的明天。 关键词:俄语教学;历史;现状;发展 Russian Teaching in China: History, Reality and Future Abstract: Starting in the Kang 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 Russian teaching in China passed through four phases in the past 300 years or so: the earliest stage, the sta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P. R. China and the stage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Keeping in mind both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in the history, we examine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under 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feel quite confident of its future development. Russian teaching in China will become more prosperous in the future if we follow the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perfecting a plan, emphasizing two processes, enhancing three types of education, triumphing over four constructions, and cultivating five kinds of ability”. Key words: Russia teaching; history; reality; development 1. 中国俄语教学的历史回顾 1.1 早期的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俄语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当时, 康熙皇帝考虑到中俄之间交往增多,为了培养自己的俄语翻译人才,理藩院于1708年开设了俄罗斯文馆。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所俄语学校,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创办初期,俄罗斯文馆在教学上主要依靠俄国人和定居在中国的俄罗斯人。1862年, 京师同文馆开办,起初只有英语,后俄罗斯文馆合并至该馆,京师同文馆遂成为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由政府官办的、多语种的外语学校。1900年,因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同文馆被迫停办,1901年底并入京师大学堂。俄罗斯文馆存在了154年,同文馆办学也历经40年之久,它们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外交翻译人才,是培养外交使领馆官员的摇篮,尤其是俄罗斯文馆培养了近代中国首批俄文外交翻译,在我国俄语教育史及外交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闫洪波 1999:1-2;郝淑霞 2004:58) 与京师同文馆同一时期,清政府还在上海(1863)、广州(1864)和湖北(1893)等地分别开设了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和自强学堂。它们均开设有俄语,基本的做法仿照京师同文馆,为培养翻译人才而设。并入京师大学堂的京师同文馆于1903年改为大学堂的译学馆,后又独立出来。该馆在教学要求上已经高于先前的俄罗斯文馆和京师同文馆。它的教学以外国语文为主,同时要求通晓中国文义,并且开始重视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阅读、翻译外文书籍,能承担口译及编写辞典的工作。这一办学思路为后来的外语教学工作提供了可贵的经验。特别是自1870年以后,我国对外交往频繁,到国外留学的人数急剧增多,加速了中国外语教学的进程,俄语教学同样从中受益。 1.2 新中国建国前的俄语教学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孙中山先生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主张, 进一步掀起了俄语教学的高潮。当时的国共两党都意识到要学习苏联的革命理论和经验,必须培养一批懂俄语的干部。早在1920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上海创办了外国语学社,开始俄语教学活动。1921年上海大学设立了俄语专修科。 30年代末40年

文档评论(0)

绿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