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第二章教案
教 案
授课日期 第1周星期五
(2012年2月18日) 本教案授课节数 2 课 题 绘画基础知识之透视 教学目的 了解掌握透视原理及相关概念,
掌握透视的基本规律,能在绘画正确运用透视规律。 教学重点 透视规律
相关名词
平行透视 教学难点 平行透视
消失点
透视原理 德育渗透 现代教育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含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板书、版画设计,练习巩固、总结)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大家首先欣赏一些优美的图片,在欣赏过程中请思考两个问题。
平面的只上为何能表现出很强的立体感?
图像上的景物远近有什么变化?
2、点击课件出示图片: [欣赏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观察景物远近的变化]
[简介霍贝玛凡高]
3、点击课件,,回到图片首页
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
通过图片欣赏引出透视的概念,作为本课的探究主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总结
平面的纸上之所以能表现出很强的立体感,是因为透视的关系运用的好.
2、那么,什么是透视呢?[点击课件出示透视的概念]
讲解:透视的过程,好比我们通过玻璃窗向外观察景物,所有景物都可以在很小的框内看到,如果用笔将这些三维立体的景物描绘到玻璃上(二维平面),这个过程就是透视过程。 教 案
用这种方法在平面上得到的形象,就是透视图形,他具有空间感.立体感。
通过引用身边简单浅显的现象,说明抽象的概念,易于使学生接受.
3、通过看图片,请大家总结一下在透视中,远近物体的变化规律.
学生回答:近大远小.
[点击课件出示:透视基本规律→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4、[点击课见出示]透视过程示意图
透视是一种推理性的观察方法,是依靠光学中眼与物体之间的直线→视线来传递的。
[点击课件出示视线]
通过示意图能更形象生动的理解透视原理.
在观察者与物体之间,设想一个平而透明的平面.[点击课件出示平面]切割各条视线后,在平面上留下许多穿透点,连接穿透点所形成的形就是透视形。
5、[点击课件出示]:透视形及相关概念
穿透点连接所形成的透视形,就是我们平时绘画时要画出的形象。
学习透视学需要了解透视学的相关概念.
[点击课件出示相关名词概念]
视点:眼睛所在位置
画面:假想平面
心点:视点对画面的垂直落点.
正中线:画面上通过心点的垂直线
视中线:连接视点和心点的直线
消失点:景物向无限远延伸消失于一点
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概念,在示意图中标出其相映位置.
[点击课件出示]透视过程示意图,学生分小组讨论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讨论交流中掌握知识点.
6、消失点:
景物只要和视点有深度的变化,就会产生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形成消失点
[点击课件出示]站台示意图
讲解:车站景物,由近推远.等高的电线杆,越远越矮小;等宽的站台地面,越远越窄;等深的电线杆间距,其地面间距越远越短;特别是电线杆上的灯箱牌明显的近大远小,这些景物向无限延伸时汇集于一个点上消失,这个无限远的点就是消失点.
教 案
以上,我们了解透视的现象.那么在具体画的时候如何呢?
7、[点击课件出示] 三个角度的立方体
请大家想一想:为何同一个立方体,画出来的样子不一样呢?
(学生回答:是因为站在不同角度画的.)
8、所以,由于观察者的位置不同,所画出的透视形就不同.根据观察角度的不同,基本上可分为平行透视个成角透视.
[点击课件出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研究理解概念.
我们以立方体为例来说明这两种透视.
概念:平行透视,正方体无论处于什么位置,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保持平行, 所形成的透视称为平行透视.
实践:请大家根据概念,将你手中的立方体摆放成与自己形成平行透视的状态.
总结:[教师摆放出正确的状态]
以玻璃板和立方体纸盒说明处于上下左右不同方位,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保持平行,就是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各面的特点:
1)与画面保持平行的面我们在观察时它的两组平行边与我们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平行关系)
所以,这两组平行边是没有纵深变化的,不会产生近大远小的消失现象.画成透视形后,水平边仍为水平,垂直边仍为垂直.
2)上下面和侧面与画面成直角关系称为直角面,有纵深变化,会产生近大远小的消失现象.
9、在具体作图的时候,可以把立方体归类在两种不同位置.
视平线以外的位置和视平线上的位置。
提问:视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pptx VIP
- 久谦-中信产业基金第三方物流及快递投资目标筛选项目 v3.6-20120118.pptx VIP
- 《景观生态学》全套教学课件.ppt
- 幼儿园公开招聘教职员工简章.pdf
- 2023年财务分析题库完整版.doc
- CJJ∕T 135-2009 (2023年版)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pdf
- 第二章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学期.pptx
- [股市论谈]53万打天下(53万实盘帐户天天更新).t
- 第9课 创新增才干-【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纲要(上)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