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弱光胁迫对马铃薯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影响.ppt

持续弱光胁迫对马铃薯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影响.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持续弱光胁迫对马铃薯 苗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2014. 研究意义 材料方法 结果分析 结论 研究意义 在长江流域稻作区的冬闲稻田种植马铃薯,不仅能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在发展冬作农业、增加粮食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均具有战略意义。近年来,在湖南等长江流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冬作马铃薯一般于12月播种,第二年春季(2—3月)进入营养生长初期,恰逢持续阴雨天气多发期。而马铃薯苗期的光照不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块茎干物质含量和品质下降。在广泛收集和筛选耐弱光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培育弱光适应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是进一步提高冬作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根本途径。 研究意义 随着冬作马铃薯生产的发展,马铃薯在早春遭受的弱光胁迫问题,成为冬作区特殊种植季节和特殊生态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持续弱光对马铃薯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基因型对弱光适应性差异的植物学与细胞学性状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在人工光源模拟弱光环境下,探讨单一弱光因子对不同基因型马铃薯幼苗植物学性状、叶片气孔特征、叶绿体结构和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为马铃薯耐弱光遗传资源的筛选和利用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低温弱光双重胁迫对冬作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奠定基础。 材料方法 供试材料 马铃薯原始栽培种Yan(Solanum tuberosum subsp. andigena var. yanacochense 2n =4x =48),中晚熟,2009年通过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北京办事处由秘鲁总部引进的马铃薯资源;马铃薯普通栽培品种Favorita (S. tuberosum L. 2n=4x=48),早熟,生育期仅60 d左右,在南方冬作区引种栽培,表现出早熟、优质、高产、抗病等优点。 材料方法 试验设计 原始栽培种 普通栽培种 50g/粒 2粒/盆 播种 萌芽后 人工气候箱 分组处理 Ⅰ:350μmol·m-2·s-1 ,20℃ Ⅱ:50 μmol·m-2·s-1 ,20℃ 一月后 分析测定生长状况 12h昼 12h夜 净光合速率 光合曲线参数 CO2曲线参数 叶绿素含量 气孔数量、长度、宽 叶绿体超微结构 便携式光合作用仪 电镜 统计分析 结果分析 持续弱光胁迫对马铃薯营养生长的影响 A: Yan (S. tuberosum subsp. andigena var. yanacochense); B: Favorita (S. tuberosum L.). Ⅰ: 350 μmol·m-2·s-1 20℃; Ⅱ: 50 μmol·m-2·s-1 20℃. T: Treatmeat; R: Restore, 50 transfer 350 μmol·m-2·s-1 20℃. The same as below 结果分析 持续弱光胁迫对马铃薯营养生长的影响 相同材料同一列中小写字母表示5%水平差异显著,大写字母表示1%水平差异显著。 结果分析 不同光强下的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响应参数 结果分析 弱光对马铃薯叶片气孔密度和大小的影响 结果分析 持续弱光胁迫对马铃薯叶片气孔密度和大小的影响 结果分析 持续弱光胁迫对马铃薯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结果分析 持续弱光胁迫对马铃薯叶绿体结构的影响 结论 苗期持续弱光胁迫影响马铃薯枝叶的分化能力,不同基因型在枝叶形态发生方面对光的敏感性不同。敏感基因型植株生长明显受阻,后期增强光照无法恢复正常生长。长期弱光胁迫使马铃薯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同时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减弱。适应性强的基因型通过增强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和对光能的捕捉能力,降低光合作用暗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分解以适应胁迫环境;弱光敏感基因型则对强光和弱光的利用能力双双下降,暗呼吸速率仍然维持较高水平,致使有机物合成和积累困难。 结论 长期弱光胁迫影响马铃薯叶片气孔密度,叶肉细胞排列方式,叶绿体数量和叶绿素成分比例,以及叶绿体基粒的形成。适应性较强的基因型通过增加叶绿体基粒数、基粒片层数和叶绿素b的含量来提高弱光胁迫下对有效光源的捕捉能力。敏感性基因型的基粒片层数不增反降,气孔密度极显著变小,有效光源捕捉能力和CO2 亲和力显著下降。 谢谢 * *

文档评论(0)

四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