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冬敏专题报告.血小板聚集率测定.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小板聚集率测定标准化操作及临床应用 石冬敏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苏州 215002)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率;标准化;诱导剂;血栓; 血管壁受损、血小板活化导致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增强是许多疾病中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使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已成为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常规疗法[1]。近年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用药监测的作用受到重视[2]。本文从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及标准化操作和临床应用三方面进行阐述,并着重讨论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在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 一、血小板功能检测 最早的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是出血时间。它操作简单快速,但受技术人员的操作技术,皮肤厚度和温度的影响。且这一方法“在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测定血小板功能的缺陷时作用有限”。[3]已淘汰。 现有的血小板功能试验包括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血浆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因子4测定、P-选择素测定、血小板因子3有效性测定、血块收缩试验、血栓烷B2(TXB2)检测、11-脱氢-血栓烷B2(11-DH-TXB2)、血小板环核苷酸测定、血小板钙流的测定、5-羟色胺的测定、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测定、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同种血小板抗体的检测[4]。目前评价血小板功能最常用的方法是PAgT。 二、PAgT和诱导剂 PAgT包括第一相聚集与第二相聚集,血小板与外源性诱导剂接触后即发生聚集称第一相聚集,亦称初级聚集,指加入诱导剂1分钟的血小板聚集率——PAG(1),它与GPⅡb/Ⅲa和Fg的相互反应有关,如GPⅡb/Ⅲa或/和Fg有缺陷,第一相聚集减低。第一相聚集诱导血小板活化,血小板结构发生变化,释放出ADP等内源性致聚剂,加剧血小板聚集,称为第二相聚集,又称次级聚集,指加入诱导剂3分钟的血小板聚集率——PAG(3),如血小板释放反应有缺陷,第二相聚集减低。 血小板聚集诱导剂有: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瑞斯托霉素和前列腺内过氧化物。不同的血小板诱导剂对血小板的作用有所不同。弱活化剂ADP只能引起较微弱的释放反应,依赖于第一相聚集的跨膜信息传递活化血小板,导致第二相聚集。当ADP为0.3mol/L时,仅有初发聚集波(第一聚集波);当ADP为0.5umol时,可出现双相聚集波(第二聚集波);ADP1.0umol时,有一个不可逆转的单相波形,即血小板聚集试验5分钟产生的聚集曲线[5,6]。 凡是促进血小板中的cAMP减少的物质如ADP、AA、肾上腺素、凝血酶、5-HT、PGG2、PGH2等,都可诱导血小板的聚集;反之,凡是可以使血小板中的cAMP增加的物质如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PGE1、PGD2、PGI2、腺苷、咖啡因、氨茶碱、潘生丁等,都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三、PAgT原理和测定 血小板聚集检测可分为光学法(PRP比浊法)、阻抗法、血液灌注压法、发色底物/发光物-聚集剂法、非离心式聚集阈值测定法和切变诱导血小板聚集法。不同的测定方法与PRP聚集测定结果相关性不同[7]。 光学法又分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本文重点阐述常用的透射比浊法。 1、原理:在磁力搅拌条件下,在PRP中加入诱导剂,血小板发生聚集,悬液浊度随之下降,透光度增加,据透光度变化曲线计算血小板聚集率[8]。 2、方法:静脉采血,与枸橼酸钠抗凝剂9:1在硅化管内混匀。样本低速离心(1000rpm)5分钟,取上层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置37℃预温。PRP中血小板计数应当标准化,以250-300×109/L为宜。可通过加入贫血小板血浆调整。样本再以3000rpm离心10分钟,制备贫血小板血浆(PPP)作为空白对照。将小磁珠放入含有PRP的比色皿中,在聚集仪中磁珠以1100rpm转动,加入诱导剂,记录透光度变化曲线。 四、PAgT实验标准化操作 PAgT影响因素多,结果变异大,调查表明操作者变异、批内变异和天间变异约范围15-56%[9,10]。因此,标准化操作十分必要。主要因素有: 1、药物:阿司匹林,潘生丁,肝素,双香豆素等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持续1周,故采血前1周内不应服用此类药物[11]。 2、采血:静脉采血,避免反复穿刺或气泡混入。组织液可使少量凝血酶形成引起血小板聚集。应使用109mmol/L枸橼酸钠厚壁双倍硅化内壁(无死腔)真空采血管,因为“死腔”可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第4因子提前消耗,PAgT降低。有的抗凝管加入潘生丁等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12,13]。 3、抗凝剂:使用单一的枸橼酸钠抗凝剂,血与抗凝剂9:1为宜,血小板聚集作用随血浆中枸橼酸钠浓度的降低而增高。忌用EDTA作为抗凝剂,EDTA由于螯合Ca2+作用强,使ADP不能引起血小板聚集[14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