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背景 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 1.“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 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跃进产量高! 全民大炼钢 人民公社化运动 右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 c . “文化大革命” D .改革开放 “一乘卫星,驾火箭,十年规划,一年实现 ”“一天等于二十年,一年等于数千年”。对流行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这些中国歌谣的正确理解是 ( ) A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B .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 C .提高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苏联撕毁经济合同 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 D、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 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关系 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C、调整中共与民主党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 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呈现趋势是: A、经济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B、初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 C、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 D、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步得到纠正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 “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巩固练习 1、“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2、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 A、1949 B、1956 C、1966 D、1978 5.下列四幅图表中,最准确地显示“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在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经验: 勇于探索 ;犯了错误;勇于正视,努力纠正;建设仍取得丰硕的成绩。 教训: 正确认识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 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 大庆油田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815.6亿元 1975 +5.6% 809.7亿 1973 -13.9% 361.3亿元 1968 -25% 419.4亿元 1967 +24.4% 558.7亿元 1966 比上年 国家财政收入 年代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66-76) 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67、68年) (1973年) 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1975年) 邓小平全面整顿 实质: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 (复苏) (回升) C B 3、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②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④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 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 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 D、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被废除 C *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就是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被炸毁的广州海珠桥 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 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100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