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 魏(220-266) 蜀(221-263) 吴(222-280) 西晋 (266-316) 十六国 (304-439)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东晋 (317-420) 南朝 (宋-齐-梁-陈) (420-589)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渭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籍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少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晋纪二十七》 中古时代,中国经历七八百年的民族重整过程,原有“汉人”的中国人口,在接纳无数北方、南方的外族成分,形成一个新的庞大而多元的民族。这个民族不是由血统界定的种族,而是认同于一个文化传统,却又呈现多元性的人群。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民族融合: 定义: 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内容: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是少数民族从游牧经济转向定居农耕经济的过程;从社会形态角度讲,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角度讲,则是少数族汉化的过程 形式: 民族迁徙;友好交往;联合斗争;统治者的改革和民族间的战争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北魏的社会危机 ①尖锐的阶级矛盾 ②复杂的民族矛盾 魏晋时期墓砖画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冯太后临朝称制时期的改革 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②设立三长制,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 ③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Ⅰ均田制 背景: 窃见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三长既立,始返旧墟,庐井荒毁,桑榆改植。事已历远,易生假冒。强宗豪族,肆其侵凌,……愚谓今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 -《魏书·李孝伯传兄子安世附传》 措施: 均田令规定:15岁以上的男子授露田(不种树的田)40亩,桑田20亩;女子授露田20亩。……不宜种桑的地区,男子授麻田10亩,女子5亩。……受田者年老免课或身死,露田和麻田要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可以传给后代。……奴婢授田同于平民,……地方官按官职高低,授予公田,……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Ⅱ租调制 Ⅲ作用 北魏推行这些制度的基本精神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基本利益的前提下,缓和社会矛盾,基本解决土地问题,从而把更多的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直接编户,以保证政府的租调收入和力役征发,稳定封建秩序。这些制度的规定和推行,标志着农业生产自此在北魏经济生活中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包括拓跋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人民成为均田户,有利于巩固他们的定居生活和进一步封建化。其次,农民有了一定的可耕土地,租调相对固定和减轻,农民的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2.孝文帝亲政时期的改革 ①迁都洛阳(495年) ②移风易俗 易服饰;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