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碳排放指标控制的研究报告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碳排放指标控制的研究报告 主讲: PPT制作: 材料收集: 目录 一.什么叫做碳排放?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 二.全球碳排放的现状 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发明,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从此,人类经济快速发展,化石能源消费也迅速增长,由此导致二氧化碳排放急剧增长。196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仅为9439551千吨碳,到2008年增长到吨碳。总体而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全球碳排放的现状 从行业分布来看,由于全球化石能源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电力和交通运输部门,据《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分析,1970-2004年间全球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工业(不包含水泥行业)、交通运输部门,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63.09%-72.96%,并且电力部门二氧化碳排放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增长也较快,总体来说,能源密集型行业碳排放量较大。 二.全球碳排放的现状 从地区分布来看,由于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起步早,化石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国家,据《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放研究》分析,1900-2004年间,工业化国家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累计总量的80%。其中,美国、中欧和西欧约占全球累计排放总量的58.98%,美国历史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累计总量的28.03%,是中国的3.5倍,非洲累计排放量最少,仅占2.56%。但从2008年数据来看,中国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22%,俄罗斯占6%,印度占5%,巴西占1%。金砖四国总计占全球碳排放的34%。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有快速上升之趋势。 三.中国碳排放现状分析 三.中国碳排放现状分析 2.中国碳排放的空间结构分析 横向分析中国碳排放量的空间结构变化趋势,即分析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碳排放量在全国碳排放量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根据图 2,可以看出:从 2000 年到 2009 年,东部地区所占比重始终是最高水平,一直保持在 46%以上,同时呈现曲折式缓慢下降趋势,从 2000 年的 48.89%下降到 2009 年的 46.29%;中部地区所占比重始终处于中间水平,一直维持在 28.5%至 32%之间,同时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趋势,从 2000 年的 31.36%增加到 2002 年的 31.62%,再降低到2008 年的 28.55%,最后增加到 2009 年的 29.71%;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始终处于最低水平,一直保持在 25%以内,同时呈现持续递增趋势,从 2000 年的 19.76%增加到 2009 年的 23.99%。 三.中国碳排放现状分析 3.中国碳排放的特点通过对中国碳排放的时间趋势分析和空间结构分析,可以归纳得到中国碳排放的以下几个特点: (1)从碳排放规模上看,中国碳排放量明显呈现持续递增趋势;从碳排放增长速度上看,中国碳排放增长率一直为正,且增长率曲线近似倒 U 型。因此,中国碳排放短期内并没有出现碳排放收敛性理论假说所预示的收敛趋势,但长期内随碳排放增长率的下降,碳排放总量可能趋于稳定。 (2)东部地区碳排放所占比重尽管有缓慢的下降趋势,但是始终保持在 46%以上的最高水平;中部地区所占比重稳中有降,一直维持在 28.5%至 32%之间;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始终处于最低水平,一直处于 25%以内,但是有持续递增趋势,中西部地区碳排放比重差距在不断缩小。 四.我国碳排放量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1.我国工业增幅过快,工业中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过大。 2.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能源结构不太合理。 3.我国近年来的大量高耗能排放产品的出口。 1.我国工业增幅过快,工业中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过大。 2.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能源结构不太合理。 3.我国近年来的大量高耗能排放产品的出口。 五.中国29%碳排放来自“出口” 五.中国29%碳排放来自“出口” “中国碳排放的29%是由其他国家消费引起的,而欧元区和北美碳排放的33%和17%是在地区外生产排放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分析,如果考虑到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地区间碳强度的差距将缩小,从人均碳排放看地区的差异更大。“北美等发达地区1个人的消费碳排放相当于中国4个人的碳排放或BRIIAT地区6个人的碳排放。”赵忠秀说。 《报告》分析,虽然生产排放仍是全球气候政策的核心,但各国在实施减排政策工具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