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组安全行为规范的养成
教 案 首 页
授课教师 题 目 班组安全行为规范的养成 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课 时 时 间 分 配(分 钟) 培 训
对 象 入井作业人员2 2 2 35 2 2 教学目的 了解班组安全行为规范的养成知识 教学重点 班组日常安全行为规范的养成 教学难点 班组安全行为规范的养成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
2)遵守领退制度,保证爆破材料不丢失
3)遵守运送制度,保证沿途安全
4)遵守安全爆破各项操作规程,保证爆破过程安全
5)遵守处理爆破故障及特殊情况下的爆破规定和要求,防止爆破事故发生
5.“一炮四检“制
就是在采掘工作面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爆破工,班组长和瓦检员都必须在现场,由瓦检员检查瓦斯。
6.瞎炮及处理方法:
起爆后,爆炸材料未发生爆炸现象叫瞎炮。
处理瞎炮,必须在班组长直接领导下进行,要当班处理完,当班处理不完,放炮员必须在现场交接情况。
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瞎炮,可以重新联结放炮
在距瞎炮至少0.3米处另打同瞎炮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
7.封泥长度的规定
1)炮眼深度小于0.6米时,不得装药、爆破
2)炮眼深度为0.6-1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的1/2
3)炮眼深度超过1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米
4)炮眼深度超过2.5米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米
8.“三人连锁“放炮制
就是爆破工、班组长和瓦检员三人必须同时在现场参加放炮的全过程,并执行换牌制
9.糊炮、明炮
糊炮就是把炸药放在被爆煤岩的表面上,用黄泥等物把药包盖上进行爆破
明炮就是直接把炸药放在被爆煤岩表面上爆破
10.采煤工作面的联系方式
有单排眼串联法,双排眼串联法和三排眼串联
11.炸药的爆炸三要素
炸药的爆炸三要素为:
化学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热能。
反应过程极快,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量能量。
生成大量气体,这是炸药对周围介质做功的必要条件。
12.炸药雷管执行轻拿轻放的原因
炸药和雷管的种类较多,不同的品种其组成成分和性能虽然有较大差异,但炸药和雷管毕竟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具有一定得冲击感度、
摩擦感度和静电感度,在受到冲击、摩擦和静电的作用下,有可能引起爆炸。前面已提到,雷管内装有非常敏感的二硝基重氮酚,它是雷管的主要起爆药,其耐静电电压只有1-3V,摩擦后产生的静电就能引起其爆炸。因此,为预防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火药管理人员不能麻痹大意,在运输、收发、贮存、使用、试验、销毁和加工等操作中,必须认真贯彻有关安全规定,严格执行轻拿轻放制度,绝对禁止撞击、坠落、推拉、敲打或掷滚等现象。
大陆矿2001年6月17日事故
事故经过;
6月17日,二班(6时至12时)正常进尺后,由三班(12时至18时)接班进行喷碹工作,四班(18时至24时),即事故当班,包括队长在内,共出勤7人,班前安排正常进尺。17时40分,小班人员到达施工作业地点,开始从事进尺前的准备工作。19时,在工作面,队长侣传生领钎,马建刚、孟凡玉两人打眼。放炮员在后边捆绑炮头,其余两人在班长康龙的带领下到-125运输机道装车。21时,康龙等人在装第五个车时,听到工作面一声炮响,几分钟后,康龙看放炮员闫永贵从上山跑下来,并说:“场子头炮响了,你快上去看看”,康龙立即赶到场子头,发现队长侣传生、打眼工马建刚当场死亡,另一打眼工孟凡玉重伤,便立即组织其他人员向外抬人升井,同时迅速打电话向矿调度进行了汇报。孟凡玉经医院抢救,因伤势过重,于次日6时死亡。 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拉底打中部底眼时,打在瞎炮上,触响瞎炮,造成这起瞎炮崩人事故发生。
事故原因;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现场指挥人员重生产,轻安全。表现在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四十二条规定。①事故当班,714队队长侣传生为抢进度,违反正常作业程序,在未清除工作面浮货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打眼作业,将隐藏的底板瞎炮打响,这是导致这起放炮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②事故当天,二班放炮后产生的浮货长时间堆积,使底板瞎炮未能及时发现,当班队长既未给予处理,也未升井汇报,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③事故当班,耙斗机严重超距达26米。
2、安全管理监督不到位。矿、开拓科领导对714队安全生产管理失控,未能对其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矿安检员检查,监督整改不到位。矿安检员16日检查该队时,发现耙斗机超距5米,本应要求该队立即处理,却下达整改通知单,限期两天解决,未提出整改措施。矿安检科负责人对上述问题也未给予足够重视。
3、技术管理不力,714队技术员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不严密,未在措施中明确规定打眼前必须将工作面浮货清理干净,认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