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理学--神经系统教案分析.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大脑皮层感觉区 体表感觉代表区 第二感觉区 中央后回底部延伸至脑岛 正立投射,但不完善和具体 麻木感双侧 接受痛觉传入 本体感觉代表区 中央前回(4区) 也是运动区 接受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的传入 与随意运动有关 内脏感觉 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 内脏感觉主要是痛觉,定位不准确。 传入神经是自主神经 脊髓 骶2~4 胸7~腰2 脑神经7、9、10 脊髓丘脑束 感觉投射系统 大脑 皮层 内脏痛的特点 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 对于机械牵拉、痉挛、缺血、炎症和化 学刺激十分敏感 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和出汗、恶心、血压降低等自主神经反应 定位不精确 内脏痛的传入神经 交感神经的C纤维、盆神经、迷走神经 牵涉痛 内脏疾患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称之为牵涉痛。 会聚学说 易化学说 内脏痛和躯体痛共同通路上传 内脏和躯体传入纤维到达非常接近的神经元,产生易化作用 牵涉痛的会聚学说和易化学说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 (一)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 1.最后公路 脊髓α运动神经元和脑运动神经元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皮层各级高位中枢发出的下传信息,也接受来自躯干四肢和头面部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处的外周传入信息,产生一定的反射传出冲动,直达所支配的骨骼肌。 2.运动单位 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 脊动物 在第5节颈脊水平以下切断脊髓,使得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动物。 脊休克 与离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 活动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 二、中枢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表 现 骨骼肌肌紧张减低甚至消失 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 发汗反射消失 尿粪潴留(躯体和内脏反射消失)。 产生原因 离断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调节 (一)脊髓的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屈肌反射 脊动物的皮肤受到刺激,受刺激的一侧肢体出现屈曲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 意 义 具有保护性意义,逃避伤害。 对侧伸肌反射 若伤害性刺激增大,在同侧肢全发生屈肌反射活动的基础上,对侧肢体出现伸肌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 意 义 支持体重、保持身体平衡。 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脊髓对姿势的调节 牵张反射 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多突触反射,有一定张力,无明显缩短。 肌紧张 :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牵张反射的类型 (1)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单突触反射。肌肉明显收缩 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2)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肌梭感受长度和牵拉刺激,属于本体感受器 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 Ⅰα类纤维 终止于脊髓前角的 Ⅱ类纤维 α运动神经元 2.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1)肌梭 分布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的牵张感受器。 腱器官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感受肌张力 变化。 梭外肌收缩→张力增大→腱器官发放的传入 神经冲动↑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抑制牵张 反射→避免被牵拉的肌肉受伤。 2.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2)腱器官 α运动神经元发出α传出纤维支配核外肌纤维 γ运动神经元发出γ传出纤维支配核内肌纤维 牵张反射的过程——γ-环路 γ运动神经元兴奋→梭内肌收缩→肌肉受牵拉→梭内肌感受装置兴奋 → Ⅰa类纤维兴奋 →肌梭的传入冲动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梭外肌收缩 3.牵张反射的传出途径与γ-环路 牵张反射的过程 1、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和抑制区 抑制区 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区域,位于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 易化区 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区域,包括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分,脑桥的被盖,中脑的中央灰质及被盖、下丘脑、丘脑中线核群。 α运动神经元 γ 运动神经元→ γ环路 网状脊髓束→易化/抑制→ 肌肉运动 (二)脑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