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管理你的职业生涯 热身: 别人眼中的我 优点 缺点 自我发表--昨天今天和明天 你刚进万科时,希望3年后成为怎样的人? 你现在认为自己是否达到原来的预期? 未来3年,你又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 你身边是否有你认为值得学习的职业人?举个例子。 张阳离职的反反复复关键字:离职,人力资源,职业心态,岗位认识摘要:张阳离职的反反复复 问题描述张阳,原南京公司工程部职员,2001年8月,作为新动力加盟了南京公司,就职于工程部。南京公司是集团2001年4月成立的新公司。根据部门内的分工,他主要负责工程部信息、文档管理。然而,他对公司自己安排的岗位很有想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学不到东西”。这种情绪在时隔半年之后愈发强烈起来。2002年4月,他向公司提出了调整岗位的想法,工程部经理段军、总办主任钟国伟找他谈过话,表示在公司扩大项目规模时会考虑调换他的岗位,但现时还无法满足。5月6日,他向公司提出了辞职申请。公司领导对此都非常重视,张长征总经理、总办主任钟国伟、工程部经理段军都分别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够树立对岗位的正确认识,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公司会出于对每位员工负责的考虑,适当地调整新岗位。然而,一系列的说服、劝导没有能让张阳回心转意。鉴于此,5月15日公司同意他的辞职申请,并让他在5月16日、17日完善《调离手续完备表》。5月20日,张阳又萌生悔意,向公司承认错误,不愿意办理离职手续,希望能继续留下来工作,随便在什么部门都行,“想从点滴小事做起”。但由于其辞职审批已按程序完成批复,所以其辞职已成事实。对其提出的重新加入公司的请求,公司认为短时间内是不合适的。张总说,对于个人前途决策的问题,反复太多,给工作带来难度,而且对其他员工来说,也不能理解。自己要对自己的抉择负责,公司也不是说进就进、说出就出的。最终公司没有接受张阳复职请求,仍按程序与其解除了劳动合同。6月13日,张阳又向上海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志军提出,愿意继续留在南京公司或者其他公司工作,遭到婉拒。 张阳离职的反反复复事件启示:(一)职业心态与岗位认识张阳离职事件的前前后后,突出反映出部分年轻员工思想不成熟,缺乏正确的职业心态,在工作中表现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张阳离职的起因是认为其分配的岗位专业不对口。因专业问题而引发的岗位问题,可能在新动力中表现要相对突出一些。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讲,每个人的知识、技能、兴趣爱好不同,决定了他对工作初期的态度和适应能力。在这一阶段,对新职员的入职引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公司领导,尤其是人力资源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宣传、引导正确的职业心态,另一方面,需要员工加强职业心态的自我培养。对新员工,公司应该把引导和培养其正确的职业心态、职业习惯放在首要位置。要培养职员对岗位的热爱,让他们能热情投入,愿意从小事做事,从基础工作做起。要引导职员形成正确的岗位认识,让他们学会欣赏自己的工作,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对公司,同时对个人,都是有意义的。很显然,公司的每个岗位都需要有人去做,如果每个人都抱着挑三拣四的态度,工作就无法得到合理安排。新员工由于对情况不熟悉,缺乏工作实践,更有理由让他们从一些基础的、事务性的岗位入手,作为过渡,逐渐地培养起良好的工作习惯,积极的工作心态。因此,要教育新员工更多从积极面上去理解自己的工作,学会用积极的思想方法来进行自我影响、自我激励。事实上,任何岗位都有学问可言,都需要知识、技能,只要钻进去,总能够发现新天地。新员工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从善于发现并把握学习机会开始。当然,心态不平衡,可能也是张阳离职的原因之一。同一个部门,比他稍早进公司的人就可以经常到现场去跑,而他更多时间只是在办公室。工作过程中的横向对比,这是个员工经常都要遇到的问题。因此从新员工开始的针对这种心态培养的培训课程,很有实际意义。 张阳离职的反反复复事件启示:(二)如何对待普通员工的辞职现代社会,人才流动,人员进进出出,属于正常现象。企业对其所关注的人才的流失,自然需要深刻反省,甚至为了挽留关键人才,要么不惜重金,要么委以高职,要么就许以重诺。但对于一个管理规范、蓬勃发展的企业,任何一个员工的主动离职,都可能是暴露出我们管理的盲点或软肋。因此,要善于从日常一些普通的离职事件中,总结发现企业自身的问题。在张阳辞职问题的处理上,公司采取了负责任的态度,尽到了公司应尽的责任。人力资源总监解冻说:“在整个过程中,南京公司的相关领导、上海公司张志军、总部梁昉和我本人都花费了或多或少的精力,其目的无非就是按照公司的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尽量地为年轻同事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负责任的指引和帮助”。最终张阳提出的重新回公司的请求被拒绝,并不说明,公司缺少宽容心态对待离职员工,而只是说,公司需要在人性化管理和坚持制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