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油剂 组成: 植物油(花生油、橄榄油、蓖麻油) 动物油(鱼肝油) 矿物油(液体石蜡) 作用:软化痂皮、清洁、消炎、保护及滋润创面 适应证:亚急性皮炎伴有厚痂但无渗液、糜烂、溃疡 +药物 10、硬膏 组成:粘着性基质(如橡胶、树脂等)+药物 作用:保护、消炎、促进药物吸收,作用持久,使用方便 适应证:慢性皮炎无渗液者。 11、涂膜剂 组成: 成膜材料(如羟甲基纤维素纳) 挥发性溶剂(如丙酮、乙醇等) 作用:保护、减少摩擦,防止感染,可促进药物透入皮肤,作用持久 适应证:慢性皮炎无渗液者 +药物 12、气雾剂 组成: 成膜材料(如聚乙烯醇、缩丁醛) 液化气体(如氟利昂) 作用:同涂膜、使用简便,局部清爽 适应证:寻常疣及跖疣等慢性皮炎无渗液者 +药物 13、其他液状涂剂 组成: 二甲基亚砜液(10%~70%) 丙二醇(30%~70%) 甘油(30%~100%) 作用:溶解药物性能较强,穿透皮肤作用较强 适应证:慢性皮炎无渗液。 +药物 (三)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1、正确选用药物 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自觉症状等选择药物。化脓性皮肤病-宜选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选抗真菌药物;变态反应性疾病-选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剂;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剥脱剂。 2、正确选用剂型 根据皮损特点和自己自觉症状选择剂型。 ①急性炎症性皮损: 红斑、丘疹而无渗液,可选用粉剂或洗剂; 炎症较重,有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 有糜烂、渗出不多则用糊剂。 ②亚急性炎症性皮损 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 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 ③慢性炎症性皮损 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 ④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3、掌握外用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①必须询问病员有否药物过敏史,并告知患者外用药引起过敏反应或刺激时应立即停用。 ②向患者和家属详细告知用法。 ③用药应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损部位而有所不同。 ④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高浓度水杨酸不宜用于婴幼儿、面部或皱褶处。 ⑤外用药物浓度应由低至高;药物用久易产生耐受,故需经常变更药物。 小 结 萎缩 可发生于表皮、真皮或皮下组织。表皮萎缩为局部表皮菲薄,呈半透明羊皮纸样,有细皱纹,正常皮沟变浅或消失。 第二节 皮肤病的诊断 如同内科疾病一样,皮肤病的诊断也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但皮肤病的诊断有其自身的特点,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检查上特别强调皮疹的视诊和触诊。 病史 一般资料 主诉 现病史:诱因、皮疹初发特点;皮疹性质、部位、先后次序;病情发展情况(快慢、规律、加重、缓解、复发);全身症状、治疗经过、不良反应、疗效如何;与鉴别诊断有关的一些情况等。 既往史 个人史 家族史 体格检查 视诊 触诊 压诊 刮诊 实验室检查 一、病理室 二、真菌室 三、变态反应室 四、性病化验室 皮肤性病的治疗 主要包括: 内服药物 外用药物 物理疗法 皮肤外科治疗 第二节 外用药物疗法 (一)外用药物的性能 1、清洁剂 用于清除皮损部位的渗出物、鳞屑、痂和残留药物。常用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植物油和液体石蜡等。 2、保护剂 具有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和防止外来刺激的作用。常用的有滑石粉、氧化锌粉、炉甘石、淀粉、植物油等。 3、止痒剂 通过表面麻醉作用或局部皮肤清凉感觉而减轻痒感。常用的有5%苯唑卡因、1%麝香草酚、1%苯酚等。抗组胺剂也可止痒,但可致敏而较少使用。各种焦油制剂,如煤焦油、糠馏油等,虽是角质促成剂,但也有止痒作用。 4、抗菌剂 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常用的有3%硼酸溶液,0.1%雷佛奴尔等。 5、抗真菌剂 具有杀灭和抑制真菌的作用。常用的有: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和1%联苯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