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输血学检验 绪论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输血科 温会燕 输血医学 transfusion medicine 由多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进行研究、开发、应用,从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学科。 目标:安全、有效 根本目的:救治患者 输血发展史 古代世界 1628年循环系统的发现 1656年Wren用银制成小管,动物膀胱作注射器,将鸦片、催吐剂等药物注射到活狗的血流中 1665年动物输血试验 1667年动物-人输血 1818年人-人输血 1900年ABO血型 1907年输血前配合试验 1939年Rh血型 1952年塑料输血器材 1943年抗凝剂 二战推动了输血的迅猛发展 我国20世纪20年代 1944年第一个血库 1947年建立真正意义的血库 1948年华东地区医院血库建立 1958年第一个规范血站 1968年第一次全国输血工作会议召开 1990年成立中国输血协会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 输血医学的主要领域及发展趋势 安全输血 临床输血规范化管理 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 无偿献血 输血新技术的应用 询证输血医学 血液预警系统 输血的信息化管理 安全输血 血液传播疾病及其他输血不良反应 无菌技术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 病原体检查技术:抗原、抗体、核酸扩增技术(NAT) 输血新技术:病毒灭活、白细胞过滤、血液辐照 临床输血规范化管理 1/106 1/103-1/104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 1999年发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2000年发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管理依据法律 1997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1998年6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2001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法 规 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颁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1996年12月30日国务院颁布《血液制品管理条例》 2002年4月4日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 规 章 2005年11月17日卫生部发布《血站管理办法》 2008年1月4日卫生部发布《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 规范性文件 卫医发[1997]28号《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 卫医发[1999]第6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 卫医发[2000]184号《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卫医发[2000]424号《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 卫医发[2000]448号《血站基本标准》 卫医发[2006]167号《血站质量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183号《血站实验室管理规范》 卫医发[2006]377号《单采血浆站管理质量规范》 (2001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 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 成分输血blood component therapy :把血液中各种细胞成分、血浆和血浆蛋白成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加以分离、提纯,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低容量的制剂,临床根据病情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输用,来达到治疗患者的目的。 病毒传播危险性:白细胞血浆红细胞、血小板 无偿献血 志愿无偿献血者(无偿献血者) 指出于自愿提供自身的血液、血浆或其他血液成分而不获取任何报酬的人。 优点:无压力,保证血液质量;稳定献血队伍、保证充分的血液供应 固定的无偿献血者(固定献血者) 至少献血3次并保持每年至少献血1次的人(或一有电话联系就前来献血的人)。 优点:确保充分的血源;不宜传播疾病,是低危献血者(指传播输血传染病危险性低的献血者) 规定:每次采血量200ml,不超过400ml,间隔不少于6个月。 输血新技术的应用 分子生物学 代血浆 新技术 干细胞 询证输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