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巴尔福英译本中“自然”翻译.docVIP

《庄子》巴尔福英译本中“自然”翻译.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巴尔福英译本中“自然”翻译.doc

浅析《庄子》巴尔福英译本中“自然”的翻译 摘 要:《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丰碑,其中,“自然”体现了深邃的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拟对《庄子》巴尔福英译本及该译本中“自然”的翻译进行概述评析,望对《庄子》的传播有所裨益。 关键词:《庄子》;巴尔福英译本;自然 一、《庄子》中的“自然” 《庄子》堪称中国哲学史上的丰碑,蕴含了丰富深邃的哲学范畴,如“道”、“天”、“自然”等。“自然”的哲学思想对后继哲学、文学、美学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张松辉200:309)。罗思美(1998)亦总结,“庄子篇篇皆以自然为宗”。“自然”在《庄子》中地位非比寻常,其主要指事物和人的本性和真性未受到后天的影响或雕琢,因此人类活动应该顺应常理以至无为的境界。天自高、地自厚、日月自明、牛马四足皆由于事物的本真,“水之于汋”是因“无为”,用槔浇灌是有机心,虽槔“数如泆汤”,却违背了事物的自然之理。其次,《庄子》中的“自然”更是一种逍遥自在、游心于淡而顺物自然的处世态度,逍遥渗透全文。为鲲处北冥,为鹏而徙于南冥,樗大移于“广莫之野”,人心游于“无何有之乡”,一切都顺其自然,天下皆治也。 二、《庄子》巴尔福英译本 巴尔福英译本(the divine classic of nan-hua, being the works of chuang tsze)是《庄子》在英语世界的第一个全译本,于1881年在上海和伦敦出版,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将《庄子》介绍给外国读者。 该译本逾四百页,由一篇补说(excursus)、一篇注(note)以及译文正文组成。补说长达23页,主要概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巴尔福首先介绍儒家和道家产生的时代背景,战乱连连,民不聊生。然后总结并比较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巴尔福将道家比喻为“自然主义哲学家”(naturalistic philosophers),而将儒家喻为“中国的苏格拉底学派”(the socratic school of china)。(balfour1881:xiv)他认为儒家和道家是对手(rival),其思想截然不同(radical difference)。(balfour1881:xx)在补说的最后,巴尔福指出道教在庄子时期开始衰退而佛教兴起。人们对宗教崇拜的转向促使他发出疑问,即另一种外来信仰能否成功替代中国现有的信仰呢?这个疑问他认为只有时间才能回答。但是他确定在中国这片蓝天下,肯定有无限的智慧和知识。 巴尔福在注中主要是对《庄子》中的关键字(道、真、天、德)、关键词(无为、造化、真人、德)进行分析,并阐明他的理解及其译文。例如,根据不同的语境,巴尔福将“道”分别译为nature、way、reason、doctrine。(balfour1881:xxxv)译文正文共6卷,其中,内篇前3篇为一卷,后4篇为一卷,外篇前7篇为一卷,后8篇为一卷,杂篇前4篇为一卷,后7篇为一卷。在译文中,巴尔福为了让读者更透彻地理解原文及译文,在文中加了很多注释。 翟理斯曾在《中国评论》(the china review)(1882)上对该译本进行强烈抨击,指出译本中的误译与不足,并提出参考译文。理雅各在其《庄子》译本序言(1891:xix)中曾评论巴尔福翻译中国最难的典籍之一《庄子》是个非常 “大胆”(bold)的举动。但到目前为止,对《庄子》巴尔福译本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汪榕培(1997)在《比较与翻译》中提及“这一译本已绝版,笔者尚未见到,不敢妄评”,可能由于译本资源问题,学者未能对该译本进行深入而透彻的研究。 三、解析译本中“自然”的翻译 在《庄子》中,“自然”一共出现七次。除了《秋水》篇的“自然”表达“自认为如此”之外,其余6处皆表达顺应事物本性发展的意思。巴尔福在翻译时,多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并结合增译的翻译技巧,竭力再现原汁原味的“自然”。下面举三例进行分析。 例1 原文: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曹础基2008:46) 译文: “i did not say anything about such feelings as you refer to,” answered chuang tsze. 搕he freedom from passions of which i speak is that which prevents a man from allowing his desires and his aversions to inflict internal injury upon his body; and these predilections being always natural to hi

文档评论(0)

lingyun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