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模式问题.doc
学界关于“中国模式”大讨论的特征与观点述要
杜艳华
摘要:在近年来“中国模式“的大讨论中,显现了学界长期以来少有的新气象:一是大讨论始终呈现多元的色彩,大多数学者能够独立而理性的思考问题,客观地判断是非,实事求是的表达观点,体现了中国学界自觉意识的崛起。二是大讨论已走向理论提升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许多重大问题,如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三者的关系;中国模式与其他模式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国模式与思想解放的关系等,都进行了研究探讨,这对于完善“中国模式”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中国模式” 大讨论 特征 观点
近年来,围绕“中国模式”而展开的持续讨论,日益显现出学界长期以来少有的新气象:这场讨论,既有学术争鸣,又有思想的交锋;既有审慎态度,又有思想的解放。就其思想观点而言,不仅有国家立场,还有全球视野;不仅有对历史的回顾,还有对未来的展望;不仅有对成功经验的总结,还有对现实问题的聚焦。因而,这场讨论形成了诸多值得充分肯定的特征和思想观点,对此加以认真总结,不仅有利于推进学术的发展与进步,而且对于我们认清中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而完善中国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讨论体现了中国学界自觉意识崛起的新气象
建国后,由于受左倾错误思潮的影响,知识分子长期无语,学界曾一度处于萧条、沉闷的氛围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全党全国人民思想的解放,学界一改过去的局面,出现了探索与争鸣的新局面,在经历了真理标准问题、“姓社”“姓资”问题以及中西文化的论争,知识分子的自觉意识被唤醒。当前,从“中国模式”的大讨论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学界自觉意识崛起的新气象,这种新气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分子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精神的显现。所谓学界和思想界的自觉,无非体现于知识分子对于自身责任、义务的正确认识和担当,从而理性地思考问题,客观地判断是非,实事求是的表达观点。这场讨论一开始就呈现多元的色彩。参加此次讨论的大多数学者都能坚持学术独立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对’中国模式”是否存在、内涵、特征等问题作出回答。因此,在思想观点上出现了多元化和争论的局面,其主要表现:
首先,在”中国模式”是否存在的问题上,学界就存在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是 “不用论”,二是“慎用论”,三是“必用论”。而其中每一主张的依据又是多元的。
“不用论”的论点大体有三种:一是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我国的根本道路,这个道路仍处于探索过程中,远没有成熟为一种模式,所以,不必冠以’中国模式’”;二是认为过去我们深受‘模式’之苦。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曾照搬照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遭遇过曲折,出现过失误。所以,主张用“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案例”来代替“中国模式”; 三是认为使用“中国模式”一词是非常有害的。因为“中国模式”这一概念虽然包含着对中国取得成就的肯定,有合理成分,但这些合理成分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还有很大距离。它们主要停留在对局部现象的零碎描述,而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不仅如此,国外“中国模式”的研究中也包含着他们的非社会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因为许多西方学者政要往往把“中国模式”概括为“政治专制”与“经济自由”等。因此,“中国模式”概念存在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歪曲和偏见,与邓小平讲的“中国的模式”反映的客观对象不同,没有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等等。
“慎用论”总体上不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但主张谨慎使用这一概念。其理由主要有二点:一是认为“中国模式”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现在谈“中国模式”为时过早。如果过分追求所谓的“模式”,“容易禁锢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开拓创新”,“容易纵容舍本逐末,偏离中心任务”,“容易使人们囿于形式,走向华而不实。”“容易导致掩盖问题,粉饰太平。有的学者甚至指出,粉饰太平只会导致“安乐死” 二是从模式一词本身的含义加以考察,认为“模式”一词含有示范、样本的涵义,但是中国并无此示范之意。所以,我们用“中国模式”这个词就得十分小心。
“必用论”观点的依据主要有三个:一是认为使用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回击西方对中国的妖魔化。因为30 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正是源自中国模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所以,使用“中国模式”是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认可和肯定;二是认为使用中国模式对于我们争得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模式是对中国式现代化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和表述。怎样理解中国模式,消除有关的误解和曲解,关乎我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话语权。” 三是认为“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不足以概括过去30 年历史的丰富实践及其成就,“模式”一词的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过程控制工程随堂训练题集》--单元考核.doc
-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第三章--添加剂-2010.pdf
- 【人教版创新设计】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ppt
- 【创新设计】2012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课件.ppt
- 【化学】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章节检测: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doc
- 【历史】4月29日:高一每周精品试卷推送(必修二专题5、资本主义世界.doc
- 【工艺品欣赏】草编艺术品.pdf
- 【政治】【湖南师大附中内部资料】课件: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ppt
- 【破窗效应】.doc
- 【股票指标公式下载】-【通达信】斋主MACD通道(成本区、波段底、加仓.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身份识别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实验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硬盘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LED用衬底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氨基葡萄糖盐酸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培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考点总结8854392902整理By阿拉蕾.doc
- 2025至2030年中国钢桶烘干生产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存储卡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甘草甜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