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及笔画和结构变化.pdf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隶书及笔画和结构变化

隶书及笔画和结构变化 隶书之名源于东汉。卫桓 《四体书势》中说:“隶书者篆之捷也”。由于汉代社会文字使用量增多。 战事纷沓。士族参政。百家争鸣。文学兴盛。文化下移。民事商事等各种因素。使篆文繁缛的书写方式 无法负担。于是书写便捷简约的隶书诞生也就势在必然了。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 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 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 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汉 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汉隶之后的隶书几不足言说。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 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但失之肥弱。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以复 苏。初有郑 。继有余农。邓石如。后有何绍基等。均不落 。别有建树。 点的变化十六种 上分点 虽然中间有笔画相隔,但左右仍需基本对平,形成遥相呼应、相互顾盼之势。 下对点 此二点为左撇点和右捺点的结合,书写时应注意错落有致,变化活泼。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1 - 隶书及笔画和结构变化 下分点 此二点在书写时起笔应大致相对,然后向左下和右下出锋,宜粗短些。 左二点 二点的起笔应有所不同,或方笔或圆笔,上下宜紧凑些,气势必须连贯。 横的变化 长横 逆锋起笔,稍停转锋向右,中锋行笔,收笔时或笔锋转势向左回提,或略停即提笔空收。 粗细横 逆锋起笔,转笔向右,边行边提,至收笔处,轻提回分锋,呈前粗后细状 资料:网络 编制:YINGE - 2 - 隶书及笔画和结构变化 弧横 此笔画在书写时,应注意起笔后先往右上运行,至中间再往右下运笔,略呈弧形。 细横 有的字结体的变化,其横画不宜粗长,应写的瘦劲点。 竖的变化 长竖 起笔藏锋,转锋向中锋运行,回锋收笔,应粗状有力、刚劲挺拔。 弧竖 与弧横类似,在起笔后往下运行时应先向右下运笔,至中间时再往左下运笔,略呈弧行。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